現在登錄網址:林老師東京示範/日本語の発音  --  「  飛龍在天  雲深不知處  」
林老師東京示範影片 一句話學太極拳 佛說太極 白話拳經 名家解太極拳論 有趣的凌空勁

佛法與太極,自有融通處  / 朱穗生
把佛法中其他的修持法與太極拳放在一起,似乎有點風牛馬互不相干,一般人多會認為,佛法著眼於修心性的,而太極拳則在於練身健康的,其間,似乎沒有什麼關聯才是。然根據末學過去多年來,修習佛法中的「準提法」與練太極拳的雙重經驗中,卻發現佛法的修持與太極拳之練習精髓,的確有其融通之處。

世上任何事物,都可就其「體」、「象」、「用」三方面而概之,「體」是本來的源頭、本性,由「體」發出的功能或作用就是「用」,而「象」即是由這些功能或作用而產生出的現象與表徵。也可以藉用《易經》的「不易」、「簡易」與「變易」三個原則來說明。末學現在嘗試以「體」、「象」、「用」這三個層面上,對 佛法與太極拳作一我見的粗淺闡述。敬請 老師賜正!

追求本體,尋覓源頭:
從佛法的觀點上來看,我們眾生的佛性就是「體」,它是「不易」的。我們修習佛法,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認知與體會到自己亙古長存的「本體」,也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返本歸源」、「證得法身」等等。認知及體會到了這個本體源頭之後,才能有效地談其大「用」。

根據末學多年來練拳與教拳的經驗,練習太極拳的最終而上乘之目的,也是在於尋求其源頭,找它的「根」,而不是拼命在它的枝枝葉葉中打轉,枝枝葉葉可以說都是它的「用」而已,是變化的,是不定的,其屬於三易中的「變易」,而「變易」的東西,是練不完也學不完的,太極拳中的拳架、內功、推手、大履、劍等,都可歸屬於其「象」,合於《易經》中的「簡易」原則,有若大樹的主幹部份。而且其「象」中有「用」,「用」中有「象」,二而一、一而二的。雖然各個門派的拳 架外形、招式長短或有所不同,但其中太極拳的「不易」之理,卻不應有異。練太極拳就是要藉其「象」與「用」,或言「理」、「炁」、「象」,或言事相中的「功」、「拳」、「劍」,去尋找它的「根」,也就是這個能讓你拳術能運用自如而登峰造極的那個東西,這個「根」你能體會到了練到了,傳統太極拳就是你的了。所謂「但得本、何愁末」?

見地不正,失之千里:
在修習佛法的各個法門時,我們須借用種種的經、律、論等來指導我們的修行方向,建立我們正確的「見地」。 「見地」有如羅盤,指引了我們修習的方向,依從修持,方向才不會走偏。

  練太極拳,也要依其經、論、歌訣來作為「不易」的指導原則。譬如: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盪。神宜內斂。」
  「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
  「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須方寸隨時守所守。」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則無力﹐無氣則純剛。」
等等…。都是習拳者在拳經中所應遵循的部份名言。

除此之外,我的太極拳的師門也一再要求我們習拳者,對老、莊、孟子等聖賢經書,加以研讀。這些聖賢經書的內涵,都屬三易中「不易」的部份。如不按此「不易」的原則去練習,到頭來,也只有如拳經所言:「若不向此推求去, 枉費功夫貽歎息」了。

「不易」的原則除了指導我們練習太極拳的正確方向外,也是在培養我們的心性與見地。有了正確的見地,才能確認明師,在尋寶的過程中,才有智慧與能力去分別黃金或黃銅、鑽石或玻璃了。

「有為」入手,極至「無為」:
修習佛法,無論任何法門入手,多屬「有為法」,「有為」還須極至於「無為」,方能有所成就,「有為」的部份屬「用」或「象」, 「無為」乃「體」也,是吾人之「本性」,也是修行的主要目的。

練太極拳也是先「有為」而後「無為」,乃至於「無不為」。初學時,練就各種有為的功法,到最後是愈練愈少,如不能由「有為」進而至「無為」,則不能符合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中的為道之原則了。傳統太極拳是道家太極拳,在其心法似禪近道。為道的功夫,是「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如能到達無為的 境界,與道同體,自然能「無為而無不為」了。為道是在心地上下功夫,損之又損是去其妄心、凡情也,能至無為則近道矣!有無之體雖一,作用卻分為二。有為所 以保命,當加日益之功。無為所以了性, 當明日損之妙。道家白玉蟾真人曾言:「人到無心則與道合,有心則與道違。惟此,無之一字,包諸有而無餘,生萬物而不竭。天地雖大,能役有形,不能役無形。 陰陽雖妙,能役有氣,不能役無氣。五行至精,能役有數,不能役無數。百念紛起,能役有識,不能役無識……」。太極拳各種功法練來練去,也是為了一件大事 ──尋找我們生命的根本,也就是太極拳的「體」。
    
太極拳的「體」,窄義來說,是「意」是「炁」﹐是經由練拳架、推手、內功而成就的功力。十三勢總歌中所言:「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即是強調意與氣是君是主。然而,依廣義來說,這個「體」,就是我們的「本心」。王宗岳先生的《太 極拳補論》上曾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無極」就是「太極」,也就是萬有事物的源頭,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未動之先, 即是本心,即是先天之體,一動之後,就有陰陽,便落於後天之用,有了陰陽,就有四象、八卦,乃至六十四卦。 《易經》用六十四卦象、三百八十四爻來代表宇宙 中的萬事萬物,也是三易中的「簡易」。

這太極﹐或源頭,在哲學上是形而上的「本體」。在宗教上﹐佛家稱之為「佛」﹐道家稱之為「道」﹐儒家稱之為「仁」﹐基督教稱之為「上帝」。回教稱之為「阿拉」。也本乎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拳架、拳形乃太極拳的「象」,我們練太極拳是要把六十四卦練回到它的源頭──太極。如果愈練愈多,表示你練到它的枝葉上去了。枝葉應該是,當你找到了「根」之後,隨著根源而自然變化出來的「用」與「象」。

修習佛法亦復如是。佛教的宗派由佛陀時期的無宗無派,發展到後來的八大宗派。佛法號稱有八萬四千不同的法門,「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由於每一位眾生的習性業力均不相同,故而佛菩薩與祖師們,創授種種不同的法門,以運用於不同的眾生,來幫助他們能找到他們生命的源頭,改變習氣,去除結使。

根據末學的經驗,「準提法」又是整個佛法修持的濃縮版(簡易),它先悟毘盧法界,了悟到生命的源頭,然後修普賢行願海,屏諸惡、行眾善、改習氣、去結使。你可把它當淨土宗來修,也可當密宗來修,(觀字輪、觀佛母、觀身如透明琉璃體等)。也可用禪宗的方法來修,(耳根法門、觀心等)。當然亦可禪、密雙 修,(白骨不淨觀等)。 (當然﹐學密宗必須要把“瑜伽師地論”﹐“唯識與中觀”學通) 。不論用那種方法來修(象、用),它背後的原則(體)是不會變的(不易)。所有的修法都是在「用」或「象」上下功夫,其目的在於藉由「象」與「用」,而找 到其背後真正的「體」。或說所有的修法,皆是「以手指月」的「指」,就是要藉用各種之「指」,來找到那個不可捉摸的「月」。故而修法有無成就,要看其是否 能與一己真心(體)相應而定了。

得「體」歸本,方能大「用」:
末學的太極拳的師爺 鄭公曼青先生曾說過:「安得廣長舌,為宣太極拳」。他老人家的詩、書、畫、拳、醫​​,在當時均為一絕,而被譽為「五絕老人」(雖然他 老人家自認為一絕都不絕)。在這五件事中,老人家最高興的是教拳,因為去學拳的人都是歡歡喜喜﹐笑笑瞇瞇的;其最感沉重的是醫病,因為醫病時,病人多是愁眉苦臉,以生死相託。老人家竭盡心力為病患診治,當病醫好而有笑容時,已不復見其面矣。他曾說:「病是偏,藥是偏,以偏治偏,不得已也。」又言:「藥補不 如食補,食補不如氣補。」中醫也有言:「上醫醫於未病」。而太極之「用」,一為健康,二為應用,即自衛、發勁等。

師爺常言:「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太極拳是內家拳,是炁功拳,太極拳在內不在外,能夠做到心鬆、體鬆、神鬆,五臟六腑都鬆開來,自然促進全身內外細胞之新陳代謝而達健康之效果。在應用上,太極拳是無定招無定式的,是隨著對手的變化而變化的,要合於捨己從人、黏連貼隨、陰陽相濟等不易的拳經道理,才合乎《易經》 的「變易」原則。

佛法的大「用」是「行願」,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皆是。行願來自於修行者修行的初心,也是最終的目的。我不敢在此妄談大修行者的大用,只能在此略談小用,講得更確切些,可說是自己對修行的願景心吧!

我希望做到在境界起時,不要跟著境界走,而生貪嗔癡慢疑的心。所謂心生則煩惱生。我把太極推手和觀心法門合在一起練習,並美其名為「心靈推手」。在練太 極推手時要做到不抗、不斷、不丟、不頂。要達到不承受對手任何一點力量為目標。當你嫌對手太用力、手太僵時,表示自己已經在用力頂抗對方了。 「心靈推手」 也是如此,如果境界起時,我的貪嗔癡心動了一點點,表示我心已用「力」在「抗」外境了。用心若鏡,時時警覺,心靈不隨外境而轉,卻又了了分明,物來則應, 過則不留,提得起也放得下,是我修持之座右銘。

雖然我的修習戰績中似乎沒有贏過,也並不氣餒,不斷地鼓勵自己要學習武俠小說中的「千 敗劍客」,敗一千次而不死,也夠厲害了吧!期盼總有一天練成這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心的功夫哩!如真能練好此一絕技,既可助人,自己也少煩惱。但問耕耘, 莫問收穫,旦旦行之,細水長流,輸贏乃是「象」上事,又何足掛齒呢?

結語:
師爺曾說,傳統太極拳是「依於道,遊於藝。」它是非常道的功夫。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後其身而身先,忘其身而身存。」「夫唯不爭故天下未能與 之爭。」這些都是非常道的功夫。如要用常道的方法來練太極拳,你會很難窺其門徑的。見地清楚了,方向正確了,只要朝那個方向走,可能遲速有所不同,然總有 一天會到達目的地的。只要你能確切的體會到那生命的本體源頭──太極,而「象」上的拳招的千變萬化,自然能夠收發運用自如而從心所欲了。

佛法的修持,也是要自其有為的部份(「用」與「象」)上,去體會出它的本「體」,也就是人皆有之的「本性」,方是正確的修持方向,否則,捨本逐末,難有成效。得「體」之後,方能行大「用」──無邊的「行願」。

我是如此鼓勵我自己,也如此鼓勵和我一起研究太極拳或修持佛法的朋友們。因為,太極拳如是,佛法亦如是。最後在此以曹文逸真人的一句話自勉之:「堅心一誌任前程,大道於人終不負。」
原文選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0okq1.html


再談太極拳拳理的佛學智慧 / 翁心誠
筆者的芻議之作《太極拳拳理的佛學智慧》一文發表(《少林與太極》2013年第8期)後,有拳友問我:“要把拳打好,是否非要學習佛法不可?”我說:“是的!這是因為不懂佛法,連經典拳論也看不懂,而看不懂經典拳論又如何打好拳呢?”這一提問使我想到眼下許多習拳者誤認為佛法是宗教、是迷信、是“精神鴉片”,一談到佛法,內心便反感,這就阻礙了他們對佛乳法雨的接受,阻滯了他們對太極拳拳理精魂的理解,打拳的效果極差就不足為怪了。因這一緣起,筆者再談太極拳拳理的佛學智慧,仍屬淺見薄識,僅藉此以期開啟人們的習拳思路而已。  

一、佛法甚深精微。佛法所提示的宇宙萬物、人生真相的原理、原則、方法有永恆的意義,它以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智慧幫助我們理解我們先祖創立太極拳對人類有多麼大的貢獻,加深我們對太極拳訓練的深信切願,使我們對太極拳經典拳論的學習透脫明達。據有關學者考證,在馬克思那個時代,“精神鴉片”是“心理治療的良藥”的意思,並非貶意。恩格斯則說:佛法充滿了辯證法〔恩格斯的原話為:辯證的思想只有對於人才是可能的,並且對於相對高級發展階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臘人才是可能的(編者加)〕。馬克思也評價說:“辯證法在佛教徒那里達到了比較精細的程度。”近代、現代和當代的許多科學家對佛法都有高度的評價。故習拳者不要主觀武斷,曲解與誤會了佛法。  

二、太極的指導理論辯證深邃,它的根本智慧與佛法相契相合。佛法主張讀經、聽經但不要執著語言文字相,不要執著“心緣相”,即不能用自我主觀臆測去考量佛法的本來意義。同理,讀經典拳論,我們也不能執著語言文字,不能憑主觀想像。太極拳的經典拳論是訓練總綱,有無窮無盡的蘊涵,可以說是“義如虛空之廣大,理若滄海之汪洋”。比如剛柔陰陽、虛實俯仰、神宜內斂、氣宜鼓盪、沉著鬆淨、支撐八方、圓活得趣、曲直收放、隨機順勢、掀挫抑揚等,這些看似簡易實則深邃。如若有人沒有長期學習探索,便自以為是,則他必定胡言亂語,害己害人。佛法的滋潤、佛理智慧的滲入對我們經典拳論會有很大幫助,從而使我們不會執著文字而糾纏不休、浪費時日,也不會因主觀臆測而執於一端、“買櫝還珠”​​。回想多年來,人們在太極拳拳理的詞語上有糾纏,有無休止的爭論,甚至有人身攻擊,這多數是由於人們對語言文字的拘泥與執著,忘記了對拳論的整體性、實質性、全面性理解。必須明白,文字符號只是一個工具,它是指月之指,並非月。拳論裡的提法是具象與抽象結合,常常是從某些具體的角度出發,有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對象,有語中意,有言外之意,也有言外之意的擴展。如果死摳文字,脫離情景與對象,則必定陷入鑽牛角尖的境地,毫無實在意義。  

三、以清淨心打拳。這一點始終關涉並統攝行拳的準備、過程與效果,比較難以做到。通常言,人們總是易受自心干擾,或雜亂或昏沉或散漫,心內染污,行拳心不靜亦不淨,故習拳者對心須特別予以關注,逐步清修。在這一點上,佛法有妙招,這便是放下、看破,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高僧大德們經過長時間探索,認為先放下一切,才能看破,看破後,才能真正放下,這樣來回放下多少分,清淨心便有多少分。即使平時放不下,至少在打拳過程中應放下。放下什麼呢?放下一切名聞利養,放下自私自利,放下五欲六塵,放下貪嗔癡慢。習拳者如不放下,就沒有清淨心,如同披枷戴鎖而跳舞,這是因行拳用意不可能從有意到無意而真用意。  

四、心境無礙、心通法通。打太極拳打的是心。境隨心轉,相由心造;心淨環境靜,心躁環境鬧;心平人事安,心浮人事惱。境通常指物質環境、精神環境、自然環境,如果心平、心寧、心安心靜,人必定氣勻、氣和、氣緩、氣深,外部即使喧鬧、嘈雜一些,也似乎無關大礙。當然習拳者應盡量選擇外部環境較為安寧之地、平靜之所、寧靜之時。但即使處於幽靜、靜謐之所,習拳著若仍內心波濤洶湧、起伏跌宕,那還是心不能靜定,故拳家們反復強調“中定”,還將“定”作為十三勢之一勢。無妨礙,心才定;心定了,心才通;心通了;法也就通。如此運拳才能“隨機順勢”、“隨曲就伸”、“虛盈有像”、“上善若水”。  

五、強調因緣與感應道交。因與果的關係是必然關係,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太極拳要打出“果”(效益)來,就必須在“因”上下功夫。從因到果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最切要的是“緣”,緣就是條件。好比一棵樹,種子是因,從它生根、發芽、長枝、生葉到最後成為大樹再結種子,這個緣就是土地、肥料、雨水、陽光等。太極拳的緣儘管可以說好多條,但最根本的緣只一條,這便是“當下一念”。按佛法觀點,當下一念有周邊虛空法界、出生不盡及含容空有三個特點,當前的一念如果是善思、正見、正信、正識指導下的正念,是一心之念,這一念心包太虛,十方歸心,心大量大,量大緣足,故一緣足則萬緣足,一緣到則緣到,畫弧走圈則神到、意到、氣到、勁到,一通也就百通,意氣流通,經脈暢通,血液順通,皮毛通達,周身遍通。此情此景,好比樹根扎地下,養分經樹枝運向樹葉無礙無阻,枝葉接大氣,植物的呼吸作用與光合作用源源不斷、息息相關。習拳者以往難以實現的與天地日月的感應道交此刻則輕而易舉實現。一旦習拳者自身與宇宙一體、與萬物一體,靈感便顯現了。這種不請自來的感應道交,情景殊勝微妙,非語言所能描繪,或許有一個叫心領神會的詞最恰當。  
前人關於感應道交有四種形式的揭示,這四種形式是:顯感冥應,顯感顯應,冥感冥應,冥感顯應。說明白一些,是有感覺與無感覺,有可思議有不可思議。故太極拳打到感應道交(也稱感而遂通、天人合一等)的境地是最佳妙的境界。  

六、自度度人,自行化他。自己沒有理證與實證,不能得太極大趣大益。只有真正得了大趣大益,才有切實的體悟與表達。自度者方可度人,自行者方可利他。行有得,可自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孟子的教誨,與佛法不謀而合。佛法認為:一切染淨苦樂,一切善惡美醜,均由自己負責,不可怨天尤人。自作自受,反復相證。太極拳打得不怎麼樣,不能怪理論,不能怪老師,不能怪環境,不能怪光碟,要從自身心靈契入予以反省,反求予自己,則有希望。感恩太極拳祖師們,是他們所探索的這種形式,這個法門讓習拳者通古達今、通天達地;感恩佛法的倡導者們的德性與慧性,是他們的修持給世人指明了光明卓境。融入太極拳之境,我們就可獲得無量的福德與無窮的智慧。
原文選自:http://zx.zznews.cn/m/detail/76974.shtml


耍耍“佛法太極拳” / 耀慧居士
大家都知道太極拳是以柔制剛的一門內家功夫。一方面能夠強身健體,有能夠陶冶性情。很多中老年人都去學。末學讀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看一群老人家在學校對面樓底練太極拳。

後來每天仔細觀察,發現在群練之後,一些老人家們就個別的在練。速度不一。有的快,很快很快;有的慢,慢到幼小的我還為他們會不會跌倒而瞎擔心。但是後來看下來,又發現同一個人又會越練越快。就這樣,每一個老人家都會由正常速度到慢,再由慢到快,然後又會慢起來。就這樣來來回回不停的循環著。

記得有一次和一位練太極拳的老人家聊天,問了此中因由。原來是慢下來是要定下心來,要慢到自己連自己的動作都不知道但是手腳還是按著套路來練。到時候這顆心就不是被手腳牽著走;分開了!再然後就要越練越快,先用意識控制速度,然後當練到手腳很快而心卻不被帶動,還能夠觀察四方八面。就這樣來來回回一直到手腳要快就快,要慢就慢,心念如一不動,這才是他們的目的。當臨場應變時拈來便是,因為平時動作早已純熟,想也不用想。

學佛的道路何嘗不是同樣道理呢?

如末學般的初學,對佛法的掌握還不純熟,就要一步一步跟著大家一起練。有了一定的基礎後,方能夠自己來將佛法融會練習。身處俗世紅塵,誘惑很多。自己多劫以來儲存在第八識阿賴耶識裡面的習氣種子一遇到緣境就萌芽發作,令自己作下惡業還不自覺。知道佛法後,就要勤加鍛煉,務求對佛法領略成熟,在不同的環境下好像耍太極地老人家一樣,能夠運用自如,要快就快,要慢就慢。

但是太極老人家的鍛煉方式和目標還給末學另一個啟發:就是要不拘泥於形和式。凡一出手,手動而心不動,不被境遷,能夠心上運用自如。

這樣的“佛法太極拳”要如何入手呢?從身,口,意上入手。用佛陀教導我們的方式,守五戒,行十善,發菩提心,慢慢的把貪嗔癡抹滅掉。一定要每天不斷的鍛煉,直到已經可以順手拈來都是佛法,悟到大地山河盡是如來的境地。在還沒有到這功夫田地的時候,我們還是要不斷的演習鍛煉,不斷的要求自己,不可懈怠。連開悟了的大德也要悟後起修,何況是末學這樣的下根下器之人呢?

自己給自己拍拍肩膀說一聲:“努力練拳!”

阿彌陀佛!
原文選自:http://bbs.jcedu.org/archiver/?tid-6554.html


太極拳與佛學智慧 / 中国太极拳网
 一、太極拳的宇宙觀與佛門宇宙觀相似。
  佛家認為宇宙一體,萬物皆備宇宙信息,一微塵裡、一毛端裡有宇宙,宇宙外有宇宙。宇宙內有宇宙。這個宇宙觀念指導並派生了太極拳的太極觀。太者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字下面一點意為任何大都由極細小構成,脫離小不成其大,而極則是窮盡到無可窮盡,故致廣大,極精微。太極拳正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拳,太極拳者把大自然當大宇宙,人體當小宇宙。小宇宙的物質(人體)與精神(神、意、靈)的演練必須適應、順隨大宇宙,這就是天人合一,拳我不二,隨機順勢,順性順德,從外到內、從內到外求得人體物質與精神的高度和諧穩定,身體與心理就調理順和,疾病就跑了,健康就來了。

       二、用意是訓練太極的要核。
       太極拳訓練的意念為先符合意念主宰一切的佛學的本體觀。佛家認為:一念三千,一念千山隨行,一剎那,一彈指,一秒鐘,在很短很短的時間內,可產生三十二億百千念,一剎那裡九百生天。一念可周遍虛空,可達五湖四海,一念如同一個信號發射台,它可以影響我們身心世界,影響他人世界,影響天地日月、山河大地,影響花草樹木。在這個原理作用下,太極拳理論家們提出了一個眾所共認的訓練原則,用意不用力,因為意念的力量十分強大,不可思議,用意來帶外形、來引動作,其動力源泉可得到不停的開掘,因而無窮無盡。故訓練家反復強調意念主宰。

       三、性與相、理與事、因與果是佛家提出的分析對待事物並在實踐上取得成功的六字真言。
       其主旨中“性”是第一位的、永恆的、不變的,相是千變萬化的;事還可以因時間​​、地點、人物的差異而變化,而根本性的大道理是不變的。這便是萬法不離其宗。事物的變化發展過程總是先有因後有果,從因到果由緣(即條件,意念是根本條件)來決定。太極拳的訓練有千千萬萬、林林總總的動作、招式、套路、門派,這一切可視為“相”,而把“太極者無極而生”視為“根性”。

       人人皆有自性,“相”是用來證“性”演“性”的,若習拳者被千變萬化的“相”所迷惑顛倒,迷失了根性,在大理上進退維谷,必定失敗。太極的動作演練是“事”,而總原則則是“理”,此因不能結彼果。成功的練拳者,須始終把握住性與相、事與理、因與果六字裡所透露的緣定智慧。

       四、淨定中生慧。
       人心先須靜而達淨,即靜而後定,定能才安。安而有所為。佛門主張人人皆有德慧,人人可開發自性性能而修成佛。不成者多是因為各種煩惱所造成的業障所致,心不能靜,皆不能淨,遮蔽了天性,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性本至誠清明的理論有異曲同工之意。太極拳名師們在授徒拳藝時會反復強調習拳者要保持心靜體鬆,因為只有靜到極處才能謂之淨,才能沒有名聞利養、沒有自私自利、沒有五欲六塵、沒有貪嗔癡慢,一淨則百骸鬆,鬆到透徹澄明。鬆到空靈明徹,則太極動作得心應手、得意忘形,必定如游龍入海、如鶴鳴九天、如日月行空、如大鵬展翅,自由自在,一招一式圓融究竟,練一次有一次之效果,練一次有一次之體悟,如此境界的太極拳哪裡還分什麼心與行、形與神?已經達成了心行合一、形神兼備,隨心所欲、無為無所不為之境。自性一旦被開發而現,動作便隨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就達到了“何期自性,本身清淨”(六祖慧能語),因而一切俱足,能生萬法,智慧充盈。拳家們認為太極拳訓練應首練中定之身,修陰陽中和之體,如此可開發人體潛能,使人變得聰明通達,這決不是虛言與誇飾,而是有實實在在的效果例證的現實存在。

       五、一門深入,長期熏修。佛家認為:一經通、百經通。
       佛經浩如煙海,僅《大藏經》三千部,中有八萬四千法門,窮盡畢生精力數十年而難以通達。佛學的捨生求法者及歷代的高僧大德總結出了“一門深入,長期熏修”的竅訣,堅持十年,必有所成。為此,佛門提出了以戒為師、以苦為師的原則。這正是指導太極拳家的修證法要。太極拳發展到今天,門派多、套路多、招式多、動作多,也稱得上八萬四千個法門。一個習拳者如何在相對較短時間內獲得理想效果?除了肯吃苦訓練,生活也應有所約戒(如戒菸酒、戒貪、戒嗔恨、戒痴、戒傲等)之外,就必須十分重視正見正法,不能被邪見邪法所擾亂。其中“一門深入,長期熏修”之要旨與中國儒道之哲人所主張的“教之道,貴以專”、“精於一,萬事畢”、“一通百通”不謀而合。以北京的太極拳家魏樹生先生為例,他在汪永泉師的指導下艱苦探索楊健侯的太極秘傳精髓,經過十年窮力治療了他的各種疾病,後繼續探索將近半個世紀,總結出“神視凌空點運行,意納胸吞背氣呈,手移足出已不知,奧妙盡在時機中”的訓練要訣,實證並豐富了楊式太極拳的理論,對楊式太極拳的習練者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他的《楊式太極拳術述真》系列在太極拳界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魏先生現年已八十大幾,依然精神健旺、頭腦清醒、身體健康,令習拳者與不習拳者皆讚歎不已。

       佛法甚深微妙,太極拳廣博精深,餘之證悟甚少。筆者淺識謬言,以期引起人們開拓思路,深入探討。
原文選自:http://www.cntjq.net/article-16722-1.html


佛法與太極 / 未知 作者
佛法修心為主,兼輔修身。太極修身為主,兼而修心。二者有著互補互助的作用,但二者本質上卻有共同的終極目標——回歸自然。

如果一個人為獲得福報​​而念佛,為練就一身好功夫而練拳,這本身就包含了人性的自私,而人的本性是圓滿的,所以這就沒有回歸本性, 回歸自然。怎麼又會去思考佛法、拳法,到底是什麼?到底如何求得“道”的終極問題呢?持這種心態而修行的人不勝枚舉。


身邊不乏積德行善之人,但求回報,其善不純,清濁參半,功過相抵; 身邊練拳之人亦不乏高手,雖有一身功夫在身,但心性不明,善偽難辨,雖有行俠仗義之心,卻好心辦錯事,苦惱也隨之而來。

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回歸自然?真正的走向佛法與太極拳的大道?就不得不了解以下幾點了。

佛法與太極拳共同之處在於修行、修煉的方式,皆始於“靜”。如佛法修行前要靜其身心, 漸至心無雜念, 摒棄心念私慾之干擾;而太極拳行拳之前亦先靜其身,敬其意,放鬆全身。

為何始於靜?老子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 歸根曰靜, 是謂復命。”“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老子認為靜是真我的生命狀態,能認識真正的自己,能夠回歸本性,克制外界的浮華與躁動。就個人的精神狀態而言,靜更能接近先天性的自己。佛法講破迷開悟,回到先天的心性;太極拳讓化掉本力,回歸先天生理。其實每人都是佛,只不過在世俗中所迷,我們後天為了學習知識,不斷的學習,開發自己的大腦,以至於思維緊張一刻也不能停歇。所以我們需要停歇,需要放鬆。其實每個人也都是高手,只不過後天生活中不斷的勞作,鍛煉四肢, 以至於四肢遇到外力就僵硬而無法放鬆,而“靜”正是最先要做的。

有人說要靜首先心中要有靜的意念,殊不知只此一念,卻攪得內心一片混亂。我們的內心從朝到暮已習慣於思考,它猶如一條奔流的小河,從未停止過;但我們自己卻已將此形成後天的自然,雖日夜思慮卻並無知覺,一旦到了要“靜”的時候,便會發覺自己的心念紛亂, 無法沉靜。南懷瑾先生曾將此比作:“譬如一間房屋,平常看不見它有灰塵,當陽光忽然透過縫隙,才發現了光隙中有灰塵在亂舞紛飛,你既不要去打掃它,也不要用一個方法去掉它,只要不搖不動,不去增加,也不去減少它,慢慢的再靜止下去,它自然就會停止紛飛了。”

所以,靜是不加一念,身心只像一容器,不動不亂,自然而能靜。

只靜不足以修道,所謂“一陰一陽謂之道”,故靜後而有動。動,就是學佛法多聽經聞法,就是練拳多行拳。靜猶如足赤之金,但質量未必夠分量。動猶如千鈞之金,但成分未必純正。

為何先靜後動,是因“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靜就起到“磨刀不誤砍柴工”中磨刀的作用。如《了凡四訓》中袁了凡問云谷大師為何千件善事做了十年之久,雲谷大師回答說是因為他做善事心想回報,其善不純,功過相抵。故先靜而後動是符合正常自然規律的,在修行中可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尚若一味的積德行善或練拳,卻忽略了明心見性的重要性,結果只能是事半功倍。

總結一句話,佛法與太極拳都是要求“回歸自然”。佛法是要人們回歸心靈的自然狀態,明心見性;太極拳是要回歸生理的自然狀態,即放鬆而氣斂入骨。二者兼修即性命雙修,有不可言之妙,望自體會之。

原文選自:http://luyuantaiji.com/lwqd/2016/0316/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