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林老師東京示範/日本語の発音  --  「  飛龍在天  雲深不知處  」
林老師東京示範影片 一句話學太極拳 佛說太極 白話拳經 名家解太極拳論 有趣的凌空勁

一句話學太極拳 (自妙手空空)

前言
簡單應該是人類思維方式中的最高境界。有人說,能在三分鐘之內向普通人介紹清楚他的專業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專家。本人在幾年前陪同原中國駐德國大使盧秋田先生考察三峽的時候,盧先生要求我用一句話介紹太極拳,我沒想到這個要求非常之難,我囁嚅了半天,換了許多詞彙,都沒能一句話把太極拳準確的表達出來。這個問題仍然縈繞著我,至今沒有交出令自己都滿意的答案來。可能太極拳太博大精深了,也許永遠都不能用一句話表述清楚。但是,能不能把一些具體問題,基本法則,重點要求用一句話表達出來呢?於是產生了用一句話來表達太極拳某些方面的想法。湊巧,在新華書店看到了趙寒陽先生的《一句話學二胡》的書,這薄薄的小書卻把二胡從基本知識、演奏技法到“二胡之道”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了,趙先生自稱“我可以自信地說,你若能花費一點時間將全書細細讀過,一定能夠獲得超過十倍百倍的收益”。我認為趙先生的自信不無道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也許勝過厚厚的一冊書。這正如江湖上說的“真傳一張紙,假傳萬卷書”。後來,偶遇一位研究潛意識的心理學家,他認為認識任何事物的歸宿都是簡單。的確,現在中學生掌握的數學物理化學知識,實際上已經達到數百年或數十年前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才能掌握的專業程度。這些事例提醒我們,也許簡單的轉換一下思維方式和具體方法,就可以省去無數的學習過程而直接認識事物的本質,這或許是禪宗頓悟成佛的來由吧。
當今太極拳要深入傳統,走出玄學,回歸平常,融入現代,才能造福人類。如果再用那些傳統概念玄學詞彙探玄弄奇的去講解太極拳,肯定是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再用那些旁徵博引連篇累牘炫耀學識的厚重圖書,也是不能適應現代人需要的。現代社會太紛繁複雜了,所以,簡單更成為了現代人的需要。一句話才簡單,用一句話給人以啟迪,讓人心領神會,也許更是理解太極拳的捷徑。 。
有時一句話並不真正只是一句,趙寒陽先生《一句話學二胡》更多的是一段話。我想,今後我盡量只用一句話來表述,未盡的意思,用註釋來補充。有時,用這一句話反注另一句話,似乎是羅嗦,其實更為確切。有時,這句話是自己練拳的心得體會,有時,這句話可能是別人說過的,我認同了,有的作點補充,有的換個說法。凡此不敢掠美,都加了引號,但不註明出處(主要是無法註明出處)。實際上大多數的那句話卻無法詳證究竟是誰最先提出來的了,我引用了或者變相引用了,希望被侵權者不必再乎,只要你說的這句話對別人有利,就是積德了。

一句話學太極拳1
——“如果把太極拳當作克敵制勝的方法,那是武夫拳;如果把太極拳當作強身健體的方法,那是病夫拳。兩者都僅取一隅,未得太極拳大用,可惜糟踏了太極拳。”
——如果把太極拳當作概念遊戲理論推導的方法,那是迂夫拳,也是糟蹋了太極拳。
註釋:此句出處不詳,但我認為是學習太極拳者首先需要解決的認識上的誤區,故列為首句。把太極拳的本質屬性理解為“武夫拳”或“病夫拳”是當今通病,是學好純正太極拳的最大障礙。如果把太極拳理解為武夫拳,就有可能從其它武術運動方式中藉鑑技巧和方法,就不能理解太極拳是“獨一無二”的運動(金庸語),也就會落入“雜而不純”的雜拳(李雅軒語)。如果理解為“病夫拳”,那就無法領略太極拳博大精深的內涵。只有超越了這兩個認識誤區,才不會糟蹋了太極拳,也才不枉學了太極拳。另外,太極拳的理論趣味吸引了許多文人加入,這一方面提升和豐富了太極拳的理論,但另一方面,又帶來文人的通病——理論不聯繫實際。文人們可以把太極拳的文字遊戲玩弄到極致,從概念到概念,越說越玄虛,結果“一朝交手,空洞無物”(楊澄甫語),我稱之為“迂夫拳”。這種迂腐之拳,應該解決知行合一的問題。要知道太極拳是實踐功夫,它是需要用武術實踐來檢驗的。僅憑現有體會去揣摩太極拳理論,必有隔閡,所謂功夫不到,終屬虛妄。再重複一遍:不能把太極拳理解為武夫拳、病夫拳和迂夫拳。

一句話學太極拳2
——太極拳極平實無奇,又至精至微,是一項沒有難度的高難運動。平實無奇體現為無難度,至精至微體現為高難度。
簡析:太極拳是平淡無奇的功夫,這是李雅軒大師的原話,本人也曾親耳聆聽過太極拳推手大師林默根先生如是說。最初根本無法理解,當你修習漸深,對其體味才逐步真切,不得不笑話自己過去太自作聰明了,老論所說“多誤捨近求遠”即指此也。太極拳不是異於常人的練習,也沒有超於常人的動作要求,正如前輩所言:“其法簡易,既無折腰曲腿之困苦,复無標奇立異之姿勢,無論男女老幼,皆可習之。”所謂沒有難度即人人可行,沒有特殊要求。太極拳的練習,極其平常,但又尤其艱難。難在太極拳的姿勢要求儘管極其簡單,但對自己的身體內外各部都有極其精微的標準,不容絲毫差錯,老論所言:“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也。而且,太極拳的學習是永遠的過程,太極拳的標準也是永遠的追求,至精至微學無止境是太極拳學習者必須具有的思想準備。

一句話學太極拳3
太極拳練的只是平常功夫,不是超常功夫,也不是異常功夫,它的神妙盡在平常之中。
簡析:佛教故事:有人問和尚:“和尚修行,還用功否?”和尚回答說:“用功。”“如何用功?”和尚回答:“飢來吃飯,困來即眠。”問的人非常奇怪:“你我一樣,如何你就是用功,我就不是?”和尚笑著回答:“當然不是,你該吃飯時不好好吃飯,該睡覺時不好好睡覺,整天千種計較,萬般思量,頭腦混亂,心不寧靜,怎麼叫做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還有一個佛教故事:有一天,從心禪師請示南泉禪師一個問題:“什麼是道?”答: “平常心是道。”問:“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無邊,另外是否還有更高層次的趣向呢?”南泉答:“如果心中還存有什麼趣向,就有了那邊,沒有這邊;就會顧了前面,忘了後面,因此,所謂全面,也是被扭曲了的東西,怎麼會是圓融無礙的道呢?”從心又問:“如果佛法沒有一個趣向,回顧茫茫,我怎麼知道那就是''呢?”南泉回答:“道不屬知,不屬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如果要想真正達到不疑之'',你應當學會在當下體悟。”
從宗教故事的角度理解平常,則更多的強調人自身主觀的“平常心”。它要求人們在生活中享受平凡和簡單,要自己把心放平穩,不要被外界的動亂干擾。平常心是人生修煉的最高境界,自然的面對一切,寵辱不驚。另外,還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順其自然專注於過程少想結果,安住當下,把日常生活當作一種修煉的工具。
另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講究“不滯於物”,也就是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干擾,儒釋道三家對於“平常心”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外乎就是能心志堅定,不受外界各種事情的擾亂而已。
主觀的“平常心”也是太極拳內修的要求,但我這裡說的平常是指平常行為不僅僅單指平常心。所謂平常,即普通,無特異,不新奇的意思。我用這個詞來表述太極拳,用的意思是(明)李贄《复耿侗老書》:“世人厭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過於平常也。”和(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五:“韓、柳猶用奇重字,歐、蘇唯用平常輕虛字,而妙麗古雅,自不可及。”所謂太極拳練的只是平常功夫,就是不新奇的意思。如果還要作更多解釋,那大概只能用平常的反義詞和近義詞來說明了。平常的反義詞有:奇特、異常、神秘、奇妙、突出、稀罕、出奇等等。那麼,太極拳的動作要求,在這些詞的前面統統加一個否定詞——不——就對了。如果用近義詞來說明,那就是:平淡、平庸、普通。其實,平常的疊聲詞最為確切:平平常常——簡簡單單。
太極拳之平常,主要體現在它不探玄弄奇,它不炫技顯能,沒有體育場上的高難動作,沒有雜技團的驚險表演,沒有油錘貫頂刀槍不入的江湖異術,更不追求超越身體極限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太極拳練的不是超常或異常的功夫,它就是在平平常常簡簡單單的人類的基本活動能力中挖掘出潛能從而發揮出最佳狀態和水平。所以說,太極拳是不需要向其它任何運動項目學習和借鑒的,它是獨一無二自成一體的沒有難度的高難運動項目。

一句話學太極拳4
    ——太極拳是講“道”“理”的功夫,不是打架的武術。
    簡析:孫祿堂大師說:“你若打天下第一,可另訪名師,以免耽誤你的時間。你若修養身體,則我為汝師,綽然有餘。”(《孫祿堂武學論語》P129 )以武術名天下的孫大師競如此說,可不是因為他不願意教人以武術,是他知道如果僅僅抱著“打天下第一”的目的來學太極拳,真的是選錯了項目。只要自身條件好,身高力壯,選學南拳北腿等外家武術,或者選學西方拳擊、日本相撲、蒙古摔跤等以快速、力大、技巧乃至心黑手狠屁眼毒等拳術,來得快捷見效更為明顯。若放棄這個偏執,孫祿堂卻毫不猶豫自信為師“綽然有餘”。可想而知,這綽然有餘中,一定包含著孫氏太極拳高深的武術技擊教學。餘以為,孫祿堂先生的拒絕,其原因是太極拳以武術名,卻與其它武術有顯著的區別。太極拳的武術意義絕不是好勇鬥狠,拼死相搏,不擇手段。打架是孫悟空的本事,如來的手掌心才是佛法無邊。太極拳是平和的武術練習,體現的是和諧之道,止戈之理,它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拳友之間的推手是講“理”合“道”的交流,不是打架輸贏的戰場。因此,決不能以勝負為目的,而是研究以弱勝強之理,提倡輕虛無為之道。太極前輩哲東徐震先生在《太極拳發微》中說:“寧循理以求真,勿越理而爭勝,功候至而智勇存焉矣。”這才是太極拳增長功夫的進步之階。
  
    一句話學太極拳5
    ——練太極拳的方法是“虛靜”,追求的目標是“中和”。
    簡析:“虛靜”一詞,在老子《道德經》中本來就是分開解釋的:“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复。”(《老子》16章)因此憨山把虛靜分為內外來解:“虛,謂外物本來不有。靜,謂心體本來不動。”也就是說身外無物曰虛,心中無念曰靜,就與太極拳的體、用之說相對應了。莊子則將虛靜分為二層來解釋,一層是通過“忘物”以達到“虛”,二層通過“忘己”來達到“靜”。 “靜”的層次顯然高於“虛”,故若無“虛”的功夫,“靜”之境界則難以達到。當其達到外無物、內無我的“虛靜”之時,即謂之得道:“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16章)得道就是返樸歸真,不過,它不是回到混沌的無極狀態而是昇華為“澄明”的太極狀態。這種由虛——入靜——而明的過程,就是獲得人生大智慧的路徑。有“明”則能知常,即能用智慧去觀察、分析現實條件(觀有),並能隨其變化以順隨適應和應對。另外,從太極拳的武術效果上講,能虛則有無限的包容性,可以“任他巨力來打我”,能靜則有活動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因敵變化顯神奇”。所謂“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就是這個意思。
作為道家修養主旨​​的虛靜,本來是一種人生態度的哲學思想,後世道家則多將“虛靜”用於“養生”:“恬愉虛靜,以終其命”。 《淮南子•精神訓》從養生的角度看,虛靜能養生也是符合現代科學的道理的。因為一是使精神情志歸於平靜;二是讓肌腱肉體減少消耗,所以中醫也有:“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素問•脈要精微論》的說法。而虛靜的概念,同樣影響到中國藝術的創作和欣賞,中國歷代以來的藝術家,都強調必須具備“虛靜”的心境,不受外物和雜念的束縛與乾擾,內心清明,心神專一,這樣才能實現全面的審美觀照和藝術創作。湯貽汾《論畫析覽》雲“畫至神妙處,必有靜氣,蓋掃盡縱橫餘習,無斧鑿痕,方於紙墨間靜氣滯結。畫至於靜,其登峰矣乎。 ”可見,把虛靜概念引入集中國文化之大成的太極拳是多麼的必須和自然。
已經夠費心講虛靜這個詞了,下面還得講講中和這個概念。 “中和”,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範疇:老子曰:“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莊子》曰:“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儒家《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你看,只要君子能夠做到中,就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歸於道。如果引用朱熹的解釋,恐怕更讓你頭痛了。其實中庸這段話,非要引用在太極拳的武術效果上,也可以附會為:前句言君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發而有節,即能隨心所欲的控制自己發勁擊人的機會;後一句是說勁既已發出,則能知道控制自己發勁的分寸。一句話,就是能控制,而控制尺度的標準就是中,因此君子必須守中用中,把握住自己的基本原則。何為中,簡而言之,空間中的任何兩個極端,都有鏈接兩極的中心點,這個“點”就是“中”;何為和,不使兩端斷開,就是“和”的作用。另外,“中”也可以理解為中正不偏,“和”可以理解為均勻和諧。 “中和”作為美學概念也同樣影響中國的藝術領域,如中國藝術特別講求“中和之美”,所謂“中和之美”,就是不偏不倚的內在質,外現為一個既不過分、又非不足的矛盾對立、和諧統一的美的形態。 (這個美集中體現在太極圖中,參看附錄。)
太極拳為什麼特別講究“中和“之道呢?理由是在自我練習中要求身軀中正不偏以求穩定,平衡圓滿以求舒適。從對敵應招的武術效果講,要保持無我無敵、無勝無負物我皆忘的空靈精神狀態。其他很多武術都是要講究出拳迅速,有爆發力,這樣才能擊倒對手,但是太極拳綿軟無力的“粘”在對手身上,處處控制你,讓你有勁使不出,心悅誠服。這也符合了中國 “以和為貴”的思想。
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如虛靜、中和等概念既有廣博寬容的外延,又有深刻準確的內涵,但它被專家們絞過去翻過來的解釋,反而讓人不知所云了,尤其是傳統文化修養不深的現代人,更不知所措了。我是故意引用這些複雜概念的,就是要說明,中國傳統文化無論是思想也好,技藝也好,都必須在深入傳統的基礎上,走出玄學,融入現代。比如虛靜中和這麼重要的大概念,我們都可以用現代思維方式簡單的理解。如虛就可以理解為疏鬆不實之意。引入太極拳來說:所謂虛,就是大鬆大軟;所謂靜,就是穩定舒適;所謂中,就是中正不偏;所謂和,就是平衡圓滿。初級階段能領悟到此,足矣。再費心思去旁徵博引,自討苦吃,何必呢。 2011-3-2
附:“《太極圖》的美有五大特點:一、它是圓形的美,曲線的美,與西方以十字架和黃金律為代表的直線的美、長方形的美不同。二、它是均衡的美、對稱的美,黑白兩魚,均衡對稱的構成一個“和諧”的大圓。三、它是陰陽中和的美,白色代表著陽剛方面,黑色隱喻著陰柔的方面,陽剛與陰柔相交相融,共同構成互生互動的“中和”之美。四、它是一種範本式的美,美得不能再美的美,《太極圖》中間的反“S”線,是一條“恰到好處”美得不能再美的曲線。任何的一點移動,都會破壞它均衡對稱的中和美。五、它是動中有靜的美,陰陽二魚似在一個大圓中永恆地旋轉,但旋轉中又保持著一種寧靜,總之這是一種典型的中和之美,和諧之美。” (週來祥/山東大學)
    
一句話學太極拳6
    ——手上不要有橫力,腳下不要有壓力,脊柱​​不丟懸掛力,肌肉沒有緊縮力,絕不能有慣性力。
    簡析: 前幾句都是從觀念上說太極拳的本質屬性,現在應該落實在具體方法上了。我想先說“用意不用力”,太極拳用意不用力這個具體方法已經廣被人心。但細究起來,可能練了幾年甚至一輩子太極拳者對於這個問題都是似是而非的。太極拳真的不用力嗎?不用力又如何形成動作?要知道世上沒有不用力的運動,太極拳只是用力最小最少的運動而已。何為“最小最少”?這是無法量化的目標,只能說是無限減省下去的方向,最終達到絕不可能達到的所謂“無”的境界。而當這個不用力要求與其它運動相比較,完全可以忽略了,以至於形成了不用力的印象。但如何不用力,沒有明師口授身傳確實難得要領。在這裡,我只是建議注意不要違反這些用力原則就行了。手有橫力就是亂動,腳有壓力就是不勻,脊柱無懸掛力就是懈,肌肉有緊縮力就是硬。在這裡需要特別提出的是慣性力,太極拳的每一動作,都是可控制的行為,了然於心的,而慣性力是不可控的,那些“行雲流水”式的動作,其實就是慣性力的表現,需要注意克服。
提到“無”,忽然想到必須引用《老子》的話。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無為則無不為”。
又突發奇想,人類的進步途徑好像也遵循了不斷做減法而趨向於無的規律:農耕時代——工業革命——科技進步——信息社會。在這個進化中人的體力勞動逐步得到了減輕減少,趨向於無;另一方面,勞動生產的對象土地——機器——自動化——電腦,也越來越小越虛,也趨向於無。另外,人類使用的能源成本也不斷減少並趨向於無,從最初的樹木取火到煤炭供熱,進而電能——石油、天然氣——核能——風能——太陽能。
是不是從中也可以悟出點什麼是老子所說的“無”呢?懂了“無”,才能理解什麼是“無為”,理解了“無為”才能理解為什麼可以“無不為”。當然,“無”更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大概念,並不是減少用力這樣簡單,但到此時,你開始懂太極拳了。 2011-3-3
    
一句話學太極拳7
    ——通達太極拳“道”的目標有兩個辦法:一是修路,一是找路。
    簡析: 佛家修行,有漸修與頓悟之別。
    我把它引到太極拳學習中來比喻,漸修是修路的過程,頓悟就是找路的過程。
    漸修和頓悟是佛家修行的兩種法門,漸修是量的積累,頓悟是質變的過程。初祖菩提達摩主張漸修,他的禪法是“十年壁觀”,即長期堅持心如壁立的修行來與自身先天具有的“佛性”相契合。神秀謁語中:“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就是對漸修理論的準確描述。而六祖惠能​​是主張頓悟的,他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的謁語則是頓悟理論的精闢表達。即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要領,從而正確指導實踐而獲得成功。頓悟讓惠能最終傳承了五祖弘忍的衣缽,成為禪宗六祖,而神秀則沒有接到班。
    其實這只是兩種學習方法。漸修就是所謂“拳練萬遍,神理自現”,即通過長期堅持、逐漸進步的方法來達到目標,它的特點是重視過程;而頓悟則是由理入手,先明白了目標的意義,再去實踐修煉,它的特點是重視結果。最高的頓悟可以縮短時間,超越某些過程,“直指心性,頓悟成佛”。這兩種學習方法的選擇是與每個人的根基與悟性相關的,同時也是與學習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相關的。換句話說,不同的人可以選擇漸修或頓悟的方法開始,而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也可以選擇或頓或漸的方法。因此,漸修與頓悟是因人而異,因時不同,看適不適合你,或者適不適合這個階段的你。達摩一花五葉,通過堅持漸修,結果都成佛祖,六祖慧能頓悟也成了正果。
    後人在修行過程中基本上是頓、漸並行,有的是先漸修後頓悟,有的是頓悟後繼續漸修,即“修悟並重”。這個觀點在武術界也是普遍主張的:“佛門之五祖尚潛修,六祖尚頓悟,而一實一虛,乃各有師法之異,學武操拳者,當潛修與靈悟並重,方可言得。”因此“雖有頓悟,終須漸修”仍是普遍認同的學習方法。但修一條直達目標的路,則下苦功夫和不逾越過程和階段,成為了漸修論者的必然要求。而“頓悟”好比是找路,認為本來就有一條直通目標的大道,但被叢林溝壑遮蔽了,只要撥開屏蔽,找到這條路,就可以超越階段,縮短過程,輕輕鬆鬆的“一旦豁然貫通焉”了。漸修是循階而上,階段性效果明顯,但求效則易入旁門左道,或難堅持下去以至半途而廢;頓悟是一步登天,務虛則易出鏡花水月,或頓悟不徹底,華而不實終生難入門徑。
    漸修與頓悟相結合,即又找路,同時又斷斷續續的修路,應該是適合大多數人的一種很好的方式。即學習太極拳先明理(悟),再得法(修、悟),然後多用功(修)。即先理解了太極拳的基本道理,然後在實踐中堅持漸修,最終會有頓悟的時刻,只是早遲不同而已。但太極拳的本質是悟道,悟道就是找路的過程,找路就要求多用思想少用力了。由於絕大多數人的“悟”和“頓悟”的能力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才有“太極拳十年不出門”和“古人窮畢生精力,卻代不數人”之說。
    1300年之後,人類開始研究頓悟問題了。現代科學認為,所謂頓悟,是當人們對一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清了各種關係並產生了新的理解的一種突然穎悟。有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其特點是突發性、獨特性、不穩定性。現代科學又發現了頓悟實際上就是人類的創造性思維,比如靈感、直覺等等。因此,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了“天才靈感論”,但這種理論認為靈感(頓悟)只是天才人物的特性。再後來,發現了頓悟是思維中的舊的格式塔(即舊的邏輯)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邏輯)被創建的過程。同時,格式塔理論還用實驗明確指出,人的頓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是眾生(包括猿猴)天生的本能或本性,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蘊藏著頓悟的能力。這樣,現代科學不但全面肯定了千年前的六祖提出頓悟說的非凡天才,而且還將頓悟理論從所謂“率先成佛”的宗教誤區中解放出來,成為人類“不離世間覺”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漸修是漸進的增加,其實頓悟也是漸進的。只不過一個是以算術級數增長,一個是以幾何級數增長。
    頓悟禪法因其玄奧,在佛家寺廟中已經少見,但民間則有少數研究者,例如南懷瑾、王紹璠、吳鐵夫等都大力提倡。吳鐵夫在台灣還出版了《就是叫你一念成佛》(2007,大千出版社)一書,旗幟鮮明地提出了發揚頓悟禪法的觀點。既然佛法可以頓悟,現代科學又證明了頓悟是每一個人的本來功能,那麼,通過頓悟的方法即“找路”的過程來迅速學習太極拳就成為可能,因為“太極十年不出門”的傳統學習方法,已經不適應生活迅捷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
    問題是太極拳有沒有這條路?答案是肯定的——有。道家思想認為人類的進化和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逐漸丟掉了自己的自然本能,或者說人的自然本能被後天的經驗蒙蔽了,只要撥開雲霧,自見天日。道家內丹修煉有“順則凡,逆則仙”的具體要求,即通過修煉回到人的原始本能狀態。因此,道家認為修煉過程是返樸歸真的過程,是撥雲見日的功夫。既然在修煉中要求“返”,要求“歸”,要求“逆”,說明我們已經有過走出來的“路”,現在迷失方向了。只要設法找回這條路,再逆向走回去,就可以回到“道”上了。怎麼找呢?即通過太極拳這個具體技藝方法的學習,激發你的本能和本性,從而挖掘並提高你的頓悟能力,讓你的思維速度達到幾何級數的增長。所以,太極拳不僅是健身(怯病延年)和強體(防身禦侮)的最佳運動,還是增長和改善心靈智慧的最隹載體。
附:“釋迦牟尼放棄太子的舒適生活,出家修行,一修就是六年,節身忘餐,甚至不飲不食,但還是一無所獲。當他來到尼連禪河,浸泡在水中,用清澈的河水沐浴,洗淨了身上的經年污垢後,忽然悟出:人們之所以有煩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心地不淨,一味的苦行修身,是永遠無法進人大徹大悟的法門的。於是他決意放棄苦行,用明智的方法尋求真理,取食了牧女善生奉獻的乳糜,恢復了體力,又跳進尼連禪河中沐浴,便覺得遍體清爽,光彩照人。出浴之後,他獨自來到一棵菩提樹下,結趺跌坐,靜思默想,豁然開朗,大徹大悟,得道成佛,開始收徒傳教。”
  
    一句話學太極拳8
    ——太極拳是靜態的運動。
    人類幾乎所有的運動都是動態的,惟有太極拳是靜態的運動。可以說靜態運動是是區分太極拳與其它拳種和各類運動的本質特徵。
    “ 靜態的運動”這句話是乎是矛盾的。但我所說的“靜態”,是指處於運動體系的組成單位,相對於“靜”的狀態,但這個單位並沒有“停止”,它仍然隨著整個體系的運動而運動著。正如宇宙銀河係與太陽系的結構體系一樣,銀河系高速運轉著,但太陽系卻處於相對固定的位置,似乎是不動的;而太陽係其實也在高速運轉中,它其中的各個行星體如地球等,也處於相對固定的位置,似乎也是不動的;就像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萬里”,絲毫不感覺其地球的自轉一樣。宇宙宏觀世界是如此,微觀世界的分子、原子、電子和基本粒子的運動,也都存在這種按層次依序相對固定即“靜”的狀態。如果把這個規律再引喻到人這個體系的運動時,讓組成人體系的肢體和器官保持相對固定的位置,它們似乎也是不動的。若肢體或器官作為一個更小的體系,這個小體系必然也有自己的運動和相對固定的更小單位。當然還可以繼續細分下去,只是更小體系的運動我們已經察覺不到了。當我們用上一級的運動體係來觀察所屬更小的體係時,它們就是“靜態”,但它們不是“止態”,因為它們仍然作為一個體系隨著它的上一級體係不停止的運動著,並率領它的下一級體係不停止的運動著。
      我說的這個靜態聯繫太極拳說具體點,大多數體育運動都是通過甩手搖腰,踢腿蹬腳,晃身搖頭等物理運動即外部運動的方式在作“運動”,但按太極拳的標準嚴格考察起來,都是外部的、局部的、無序的運動。因為《拳經》中有“靜中觸動動猶靜”之要求,它的運動特性要求全身“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而要做到這點,只有將我們全身集合成一個運動體系才有可能。
      人本來就是由多層次的小體系組成的運動體系,如手的運動體係就由肩、肘、腕、手掌組成;手掌又由掌根、掌心、手指等小體系組成;手指還可以細分為指根、指肚、指尖等更小體系。依此類推,腿有胯、膝、踝、腳掌等等,全身也可以組成更大的頭、腰、腳、手體系。既然成為一個體系,組成的各部分就有主次之分,先後之差,多少之別,所謂“由腳而腿而腰,形於手指”依序的“節節貫穿”的運動即指此。因此,保持各層次小單位的相對固定,就是“雖動猶靜”(李雅軒語)
    老一輩拳家有“一身備五弓”之說,所謂五弓,就是組成人身運動體系中五個較大的支體係而已。
    如果把人的運動體系組成了,那麼,它們是如何運動的呢?
    學天、地之“靜態運動”!
    所以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具體的說,練習太極拳時,全身在以腰脊為主的運動中,各肢體器官及其組成部分都依序保持相對的穩靜,順隨而動。換句話說,按照系統層級,依序減少下一層級小體系的活動幅度,使之顯示出相對的“靜止”。只有這樣“動靜互根”(李雅軒語)的靜態的運動,才能合“道”,才是“自然”,才是太極拳的運動! (參看拙作:《太極拳斷想7》)
附一:李雅軒大師說:“太極拳的動作,是要以心意為主,以思想來命令腰脊,由腰脊來領動四肢,這樣有系統、有主動、有被動的一個整體的一動無有不動的動作,而不是上也動、下也動、左也動、右也動、前也動、後也動,各方面部位一齊動,就算一動無不動了。”
“如練時拳意不上手,一切總在穩靜上找。”
“所謂穩靜者,不是強制著不動作出來的表面上的穩靜,這種強制著身體不動,表面上是穩靜,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靜的。如果這樣,就不是真靜。 ”
附二:“從有形宇宙的動靜現象,得出此靜態運動的結論。按此推論,小單位,或者說小體系,相對於大單位或者大體係而言,是相對靜態的,如小的太陽系相對於大的銀河系,是相對靜態的,小的地球相對於大的太陽系,地球是靜態的。以此類推,凡是有形的相對的小東西,對於有形的相對的大東西而言,是靜態的。但是,如果再往微觀上分,反而越小層級越動態,越大層級越靜態。比如分子相對原子,分子是相對靜態的,而原子是相對動態的。原子相對電子,原子是相對靜態的,而電子是相對動態的。電子相對於質子,電子是相對靜止的,而質子是相對動態的。而物理上的量子力學,就是這個微觀世界的動態運動而建立的。最後科學發現,最最微小的東西,就是宇宙本身。所以,莊子言,道是什麼?道就是那個大而無邊,小而無形的東西。
 我們從理趣上去分析,到底是什麼在動?又是什麼在靜?從最抽象的角度看,就要回到牛頓提問上去:到底是什麼推動了宇宙的運動?牛頓的回答是在上帝。是上帝第一次推動了宇宙的運動。 ”(舒雲章)
頌之按:舒雲章先生的補充很有趣,甚至提出了更大的問題:宇宙的第一推動力是什麼?我們不敢回答。而太極拳運動的第一推動力是什麼?是腳跟?是腰脊?或許是心意?這個問題是需要我們給出答案的。第二個問題是宏觀世界與微觀世界的界限在哪裡?即到底是基本粒子小的運動推動了宇宙大的運動,或是宇宙宏觀運動牽動了微觀世界的小的運動?第三個問題是,到底誰是動態?誰是靜態?換個佛家的提問:“是心動,或是幡動?”這些問題的解答,也許與太極拳相關吧。
     
一句話學太極拳9
     ——太極拳的綱領是“正、靜、清、和
     簡析: 綱領,即大綱和要領,泛指為最高指導原則。
     昔有“國學大師、楚辭泰斗”文懷沙先生在《文子三十三字箴言》中,用“正、清、和”三字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並註釋:“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並宏揚斯三氣也。”姑且不論“三氣”歸納得是否準確精當,但細審“正、清、和”三字,在淺層次上歸納中國傳統文化也還說得過去。竊以為,此三氣若再加一“靜”氣,引進到太極拳中,即“正、靜、清、和”四字就可以成為太極拳的綱領,是我們必須嚴格信奉和堅持的原則了。
太極拳的要求甚繁甚多,諸如《十要》、《五字訣》等,頭手身腳,里里外外均有明確要求,幾不可同時盡習。雅軒先生講,“我是抓大體,不瑣瑣碎碎的在局部上找。”何為大體?即能詳而統之統而察之之綱領也,綱領立,方不舉手無措,投足無方。 “正、靜、清、和”何解:簡言之:身正、心靜、神清、氣和。正者中也,中則恆定;靜者安也,安則神聚,清者輕也,輕則靈虛;和者勻也,勻則諧順。再言之:一無所偏則為正,一念不起則為靜,一塵不染則為清,一視同仁則為和。正則“致中和”,恃中則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所謂莊嚴自有也;靜則“守靜篤”,靜則無所不應,所謂我獨知人也;清則“致虛極”,虛則無所不容,所謂人不知我也;和則“不爭”,尚和者“不爭而善勝”,所謂“無為無不為”也。餘以為,太極拳參透“正、靜、清、和”四字精神,正是實踐貫通並宏揚太極拳之大道捷徑。
  
一句話學太極拳10
    ——太極拳首重精神;其次,重下不重上,重內不重外,重身不重手,重豎不重橫,重意不重力,重虛不重實。
  簡析:所謂重,即重要,需要重視的意思。 “首重精神”,指太極拳要把精神的鍛煉擺在最為重要的位置。何謂精神?精是精力,神是神智,人有精神,則活力旺盛,生機勃勃。故老拳論有:“全身意在精神”。
 “所謂神者,周身虛靈之氣勢,莫測之動作,輕快變化之謂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氣之說。”李雅軒還指出:“太極拳是神意內斂,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內外功之區別也就在於此。”因此,“若練時劍拔弩張,神氣外露,則神氣耗費,焉有充實之日,用時焉能有驚人之動作”。那精神又如何練呢?老拳論的要求是“內固精神,外示安逸”,《十三勢行功心解》必須“神意內含,以存靜養,勁道始有收藏” 。而“心存靜養,形如半睡,從表面上看來,像是無聊,然而卻內藏無限動機,精微細奧,普照全身。......非此不能養出清醒之頭腦,養出靈覺的智慧,養出充實的中氣和療養疾病的效果,才能領會其中的道理”。雅翁明確指出了精神的具體的練法是“養”:“太極拳在初著手時,就要在穩靜上用思想,養精神、養中氣、養靈智、養良知、養悟性、養靈感,以俟將這些東西充實起來,身體的健康和技術的技擊方法也就自會有良好的效果,不待謀求也。”(李雅軒語)雅翁一連串的都是“養”字,而且不是“練筋骨、練皮肉”。可見,蓄養“精神”才是習練太極拳最為重要的方法。
而“重”又極易產生偏重、側重,所以此句話“其次”以下的“重”都是偏重側重的意思。有偏側的話說出來就是錯的,但又不得不說。為什麼說它錯呢,因為太極拳是無為的中和的不能偏頗的,若有所偏重,即“掛一漏萬”。但為什麼又不得不說呢?在上下、內外、橫豎、虛實、身手、用意用力等這一對一對的矛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得不有所側重。所以這句不該​​說而又不得不說的話,是極其重要的,初學者宜按此練習用功。
重下不重上:“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 《太極拳論》
重內不重外:“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太極拳論》
重身不重手:“太極不動手,動手非太極”。 《楊澄甫語》
重豎不重橫:頂天立地之意,“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十三勢歌訣》
重意不重力:“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 《十三勢歌訣》
重虛不重實:“其妙處全在虛無。”(李雅軒語)
附:“學書通於學仙,煉神為最上,煉氣次之,煉形又次之。”(清.劉熙載語)
太極拳的四步功夫:“練體以固精,練精以化氣,練氣以化神,練神以還虛。”(李雅軒)
    
一句話學太極拳11
    ——鬆,不是太極拳的特性,是太極拳的極致!
簡析:鬆,是與“緊”、“密”相對、與舒張、展開、稀疏相近的概念。太極拳引用鬆字,實際上包括兩個意思,作為動詞時,它是手段和方法;作為名詞時,它是目標和狀態。因此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過程,也是結果。因此,鬆字既普通,又特殊。
由於近代太極拳大師都特別強調“鬆”字,所以放鬆就成為了初習者的基本要求和長期追求的目標。由於太極拳的“鬆”字有它的特殊意義,因此若沒有明師讓你切身感受,可以說“三輩子都弄不明白”(楊澄甫語)
鬆既然這麼重要,而我反而說它不是太極拳的特性呢?一般來講,特性是指特有的性質和與眾不同的品性。如果把“鬆”理解為太極拳的“特性”,那麼太極拳就與其它運動沒有區別了。因為人類的所有活動,不論體育運動也好,生產勞動也好,日常生活行為也好,都要求人們身心放鬆。比如體操、舞蹈、雜技、外家拳等等,都有各自的放鬆要求;尤其是瑜伽這個印度傳入的當代時尚運動,在速度緩慢和用意靜心方面與太極拳幾無區別,在肢體的柔軟標准上,甚至還遠遠超過了太極拳的要求,練成了常人不能企及的特殊功夫。另如在生產活動的手工勞作中,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藝,也無不要求放鬆。另外,人們的日常生活行為,如走路散步、挑擔用筷,人們都是不自覺的非常習慣的在放鬆。如果太極拳要求的是這種鬆,太極拳鬆的獨特性又在哪裡呢?主要是實現的路徑不同,因此,到達的境界也不一樣。
異於太極拳的其它“旁門”運動,主要是通過甩手搖腰,踢腿蹬腳,晃身轉頭等物理運動即外部運動的方式把身體“練鬆”的。這種勞其筋骨,傷其皮肉的苦練法,以突破人的身體極限來達到周身的肌腱關節的靈活。這種靈活是條件反射式的運動,它們的缺點是精力投入過多,過程痛苦,甚至要付出身體傷痛的代價。這種鬆由於是主觀運動的,因而是局部的,反映滯後的;由於幅度較大,因而靈巧有限,還容易出現不能控制的慣性運動。
可惜的是,幾乎所有的太極拳練者,都是這樣理解鬆,這樣來練鬆的,“墜入旁門”,豈不遺憾。
竊以為,太極拳實現“鬆”的路徑是“靜態運動”,即通過穩靜身心、鬆弛肌膚、空開關節的靜態方式,達到全身內外上下左右“一動無有不動”依序的整體微動,讓身體處於不承受任何外力的空鬆狀態。通過這種靜養式的鍛煉,在舒適、享受中不知不覺就實現了鬆,這種鬆,是極致的鬆。
所謂極致的鬆,即最典型的,最高程度的鬆。但這種鬆並無特殊之處,那它是什麼呢?可以用我們都熟悉的青原惟信禪師關於山水的三種不同境界的描述來理解。在惟信禪師的眼中,經過三十年的修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借用這句話來談鬆:起初:鬆就是鬆,後來:鬆不是鬆,結果:鬆還是鬆。
無論如何,以“鬆”為基本方法,以“鬆”為檢驗標準,努力追求鬆的極致境界。突出一個不打折扣徹徹底底的“鬆”字,解決我們行拳走架,推手較技的所有問題。只要堅持李雅軒先生指引的“大鬆大軟”的方法,追求“清虛無為”的方向,篤信到底,終會有效果的。參見拙著《太極拳斷想9
附:(作者不詳)“不停地叫學生鬆鬆鬆,就和一個指望孩子讀好書的家長在孩子的耳邊唸叨讀書讀書讀書差不多。”
“真正要想學生鬆,是需要措施的!不是靠念叨的”。
“你只能被放鬆,放鬆沒有任何“怎樣”,沒有任何技巧,沒有任何技術.我們都太充滿主動了,只能聽懂主動的語言,因此很難體悟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
放鬆不是催眠、暗示或發呆,練拳的放鬆只是產生一種狀態,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緊張,這種放鬆往往還有一些低水平的殘留的緊張,放鬆看來似乎是無止境的,是一長期的、連續的過程,強調大鬆大柔,正是說明仍有小緊、小硬在其內,消除緊張是不可能的。
吳圖南:“凡練太極拳者,皆知鬆、沉為太極拳之主要條件。”“鬆者,蓬鬆也、寬而不緊也、輕鬆也、放開也、輕鬆暢塊也、不堅凝也、含有小孔從容其他物質之特性也。凡此種種,皆明示鬆之意義也。”“鬆功之要,首在提舉,提舉越高,下落越速,學者宜深切體會之,方自得也”。
鄭曼青:“這個'',我學太極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為什麼鬆有這麼大的好處,當時只曉得講鬆、鬆、鬆,但究竟什麼叫鬆?怎麼能鬆的很乾淨,這句話很難講明白。前年悟通這個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師澄甫先生,他平時不大會講話,一天到晚坐在那兒,可以不發一言,但這個”鬆”字,每天總要講幾百回,我甚至連耳朵都灌滿了,他還講了一句話,就是”不跟你講這句話,你三輩子學不到的””。
楊禹廷:鬆是舒展、是自然、舒張、展開,在動時也有輕輕的、慢慢的含義。所謂“鬆淨”,就是周身通體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平平靜靜、舒舒展展、安安祥祥地垂直矗立於地面之上,如勁鬆般的挺拔,又好像一個適量地充滿氣的氣球放在地上一樣(雖然這種境界不一定能夠達到,但必須朝這個目標去努力爭取)而與懈怠、疲沓、萎縮、癟陷等現象,毫無共同之處。要能做到周身無一處僵硬、用力、緊張......既使承重之腿,除要支撐正確姿勢和活動,維繫重心,需要有一定的張度之外,也要適度的放鬆,不論屈膝或站立都不是用力把關節合攏,肌肉繃緊.....
戴英:鬆是每個練太極拳的人的要求,那麼鬆到底怎麼理解,我們現在看到練太極拳的人,有的很輕,,有的力氣很大,有的身體像一塊鐵板,他們也講鬆,但不鬆。具體的鬆,我是這樣認識的:鬆就是說每一個關節,每一塊肌肉都要統一起來,都是一樣的,不能這個關節給得多點,那個關節丟了,關節統一了就均勻了,均勻了就比較鬆了,一節節都能接得上,不是這個地方用力,那個地方不用力。鬆首先一點就是內部先要鬆,心理不要緊張,不能有什麼東西捨不得放下,這是一種鬆。鬆容易產生丟,我鬆了,再鬆也沒有了,實際上這種鬆已經丟了。鬆是把身體鬆開了,而不是鬆的縮了,鬆開鬆開,鬆了以後畢竟是大,而不是小,,縮小了不是鬆是緊,是局部的鬆,而不是整體的鬆,縮小就容易歪曲。那個地方就只有緊,沒有開。所以鬆是一個大的概念,有人練拳萎縮了也說是鬆,練頭練腿練什麼都是鬆,其實那種鬆是丟了又叫逃,不在原地放鬆,那種鬆的理解就錯了。鬆容易產生兩個方面的錯誤:一個是易丟,還有是沒鬆,他認為鬆了,而身體上不聽指揮,人自然的本能碰到問題就是緊,如果想碰到問題能鬆,是需要鍛練的,需要修養的。不是今天講一下鬆,明天參考一下就行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去鍛煉鬆開。
怎樣練架子,你就怎樣推手,以往很多人練架子很鬆,推手的時候就用力氣拼命了。標準應該是架子怎樣練,鬆到什麼程度,推手時也應一樣,練拳是單練,推手是雙練,不是較量,這樣練就會提高,所以標準還在自已,不是別的。
    
一句話學太極拳12
    ——整體性原則是解決“懈”的唯一方法
  簡析: 鬆和懈在日常用語中往往是“鬆懈”連用的,它們的意義基本相同相通。但從嚴格的意義上講,懈應該是比鬆更高一個層次,或者說離反義詞的“緊或硬”更遠些。由此推斷,更高的層次是“空”和“無”了。
儘管太極拳講“鬆”,但世人還是把鬆的極端詞彙“懈”作為錯誤,成為需要認真糾正的問題了。李雅軒先生就嚴厲批評了“懈“:“要知道太極拳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將身體弄成了懈懈怠怠”。因此,從太極拳的角度講,懈就成為鬆過了頭,與硬一樣只是性質相反的錯誤。但一直有個疑問,“鬆” 既然是太極拳的無限追求,那麼,“懈”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鬆的深化或極致呢?
懈確實有“懈怠”“懈惰”“懶散”的負面意義。目前只能把“懈”作為錯誤問題來提出,而不能作為鬆的深化或極致來肯定。
先簡單理解太極拳中三種運動狀態,鬆、硬、懈。
“鬆”是在意識控制下不用力的狀態,因此它顯示為“活”或“靈”;
“硬”是或有意識或無意識而用力的狀態,因此它顯示為“力”或“滯”;
“懈”則是既沒有用意也沒有用力的狀態,因此它顯示為“無”或“空”。
“懈”的第一個原因是沒有用力的結果,那麼,因其沒有用力,顯然在懈處的前端,一定有支撐維繫它的硬件存在。即懈處的上端出現了關節鎖閉或是肌腱緊縮,更多的是兼而有之。比如說手腕“懈”,一定是小臂以上部位“硬”了、小臂懈,肯定是肩膀硬了,否則它們是無法“懈”的。
懈的第二個原因是它沒有用意識,即丟了意。老拳論要求“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變換虛實需留意,氣遍周身不少滯”。 (《十三勢歌訣》)這個脫離中央指揮不受心意控制的部位就是“懈”,懈就會脫離整體,“於是乎他浮浮飄飄,零零亂亂的動。”(李雅軒語)破壞了“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 (《十三勢行功心解》)整體運動的基本原則。
“懈”的錯誤表現形式是違反了“一舉動......尤須貫串......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處,無使有斷續處”以及“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 (《太極拳論》)顯然,解決懈的辦法絕對不是把懈處用起力來,鼓起勁來。而是首先解決懈的上端即上一關節或肌腱的放鬆,也把它懈下來。當所有的部位都“懈”了,用心意(或所謂“氣”)連成一個整體,它可能就是鬆的極致。
因此,解決“懈”的辦法只能是整體性運動原則,讓虛靈之氣佈滿全身。具體方法是提振精神,“精神能提得起,則無滯重之虞。”(《十三勢行功心解》)

附:“極柔軟,然後極堅剛。”(《十三勢行功心解》)
 “練太極拳神氣內斂,收藏入骨,虛靈之氣佈滿全身。
 練太極拳的功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內心放鬆,身勢就會自然地隨著內心的思想而全部放鬆,做到了心身俱鬆之後,所有一切的動作也就無往而不利。如果不是這樣,不但在技擊方面沒有作用,就在健身療病方面也不能收到什麼效果。
在練功上,如果將全身上下內外放鬆,周身做到一致了,​​而後以心神氣意去緩緩地命令著腰身脊梁,使其帶動四肢胳膊臂腿,做出如江河之水勢整個的動盪樣子。要絲毫的不自動,不零斷動,不局部動,不多動,不妄動,不少動。如果四肢自動,多動,妄動,冒失動,或不動,或快慢不勻的動,這都是錯誤的。它只有太極拳之名,而無太極拳之實。關於這一點,學者需要注意。
太極拳的動作,是要以心意為主,以思想來命令腰脊,由腰脊來領動四肢,這樣有系統、有主動、有被動的一個整體的一動無有不動的動作,而不是上也動,下也動,左也動,右也動,前也動,後也動,各方面部位一齊動,就算一動無有不動了。因為這種動雖是各部位一齊動,卻沒有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的完整,而是零斷自動。 ”(以上均李雅軒語)
        
一句話學太極拳13
——正確的練習太極拳,每天15分鐘,夠了。
簡 析:每天只練十五分鐘,能練出功夫麼?當然能。這是把太極拳推向世界的“五絕”老人,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鄭曼青先生在他晚年的一個報告會上講的。鄭曼青號髯翁,是楊澄甫的嫡傳弟子,李雅軒的師弟。他練拳的時間比我說的還少一分鐘,早、晚各七分鐘,總共才十四分鐘。髯翁是絕頂聰明的人,你我一般凡夫俗子,恐怕還是得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多花點時間練拳才行,尤其是在初學階段,花費的時間將更多才對。但是,至少說明,勿需“三更燈火五更雞”的苦練來折磨自己。因為不正確的練功,只能是不斷的重複錯誤,鞏固缺點,尤其是苦練,結果將是積習難改,積重難返,這不是本文的話題。但“正確”的練習太極拳,則是這句話的前提。
幾乎所有的體育運動都是用數量來保證質量。聽一位當過游泳教練的朋友講,一個職業游泳動員,僅自由泳“打腿”就需要3000萬次,這個數字恐怕會讓許多人頭暈。但太極拳界普遍流行“拳練萬遍,神理自現”的說法,大家卻習以為常了。若我們仔細算算,從時間上講,每趟拳30——50分鐘,一萬遍該要多少時間喲。在時間已經換算成金錢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已經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牧歌了,飛速旋轉的城市生活,能讓你有這麼多時間,耗費在“十年都出不了門”的太極拳上嗎?那還真應了“等你學會了,到陰間打鬼去?”(台灣葉金山語)
太極拳是通過平和的運動,而獲得高強度運動效果的。因此,太極拳的鍛煉,先要收到體育效果,即肢體的酸脹感等。太極拳也是不斷昇華的過程,越接近正確,運動效果會愈來愈明顯、越強烈,而且需要的時間也越來越短。髯翁對太極拳的理解達到了精深的程度,所以他只需要幾分鐘就夠了,但這幾分鐘鍛煉,效果確是高質量的。吾輩們的功夫尚淺,鍛煉的質量還不高,需要一定的數量來保證,並非真正只練15分鐘功夫就行了。但是應該相信,只要真正把握住太極拳的精髓,用正確的方法把太極拳味真正練出來,毫無疑問,每次15分鐘真夠了。
髯翁在練拳上花費的時間少,也是與他“拳宜精簡不宜貪多” 的主張有關;同時他強調“練拳一定要有恆,所以我的早晚只練七分鐘,就是要把恆心拿出來,先使有恆了,時間多一點少一點無所謂”;並且“那我飯可以不吃,拳一定要先練”。髯翁前輩這種“少則得,多則惑”的觀念和持之以恆的精神,是我們應該發揚的。髯翁還舉了他的學生龔作漢的例子:“一個小孩子練五、六個月即可悟到太極拳,你說太極拳難嗎?”這說明太極拳是不受修煉時間限制的,也不是十年都出不到門的,關鍵是只要學習得法,練習有方,就可能“頓悟成佛”,一步登天。
太極拳是要用心去領悟,用身體去感受的特殊運動,不能用常規的體育運動方式去理解。因此,我也是提倡“不要苦練” 的,本人也把李雅軒傳楊式115式精簡為28式,都是平和的式子,每次13——15分鐘,體悟太極拳精髓,好像也足夠了。
追求質量,還是追求數量,如何才划算,自己惦量惦量吧。參見我空間:《練拳的感受》——鄭曼青
附:“在練功夫方面,一要有恆心,不因有困難就間斷;二不要貪多學快,不要以為會的多為能,而是要徐徐地吸取滋味,細細地思悟,如日子久了,萬無不進步之理。如其只圖學快,描畫其表面,不體會內容,就不容易學好。
極拳的功夫,不是只吃些苦操練,叫筋骨皮肉受些痛苦,就會學好功夫的。
每練功夫,要留有餘興,不要過於勞累。如果是筋骨皮肉過分疲勞,就會減少神經方面的靈感性,在將來學推手時,就會聽勁不靈。
拳是基本的功夫,是一輩子不能間斷的,功夫之基礎是要天天培養的。如果基礎打得好,以後推手散手就很容易學好。如基礎打得不好,推手散手發勁也會學得不太好,這是可以斷定的。
假如擇師不慎,走錯了門路,把身體弄僵了,或弄零散了,那功夫下得越大越久,反而離太極拳的技擊功能越遠,學者不可不慎。
總之,練真的太極拳功夫要有機緣,有福分,否則碰不見正宗的太極拳老師,或碰見了失之交臂,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自己不識真假好壞,遇著雜門左道的老師反以為是好,傾心學之,日子久了,錯誤越深,雖遇正宗老師,也難糾正。本有練好拳的決心,反而練不成了,這真是一件痛心的事情。所以說練好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以上均李雅軒語)
       
一句話學太極拳14
       ——太極拳不要劍拔弩張的氣勢,而是正大莊嚴的氣派
       簡析:氣派是指練習拳架和推手時表現出的的態度、風貌和氣概,它給人與眾不同的感覺,是太極拳在精神層面上體現出的綜合特徵。正大莊嚴的氣派源於練拳者內心大氣顯現出的壯觀姿態,也是一種虛無的氣勢。但不是虛張聲勢的氣勢洶洶或劍拔弩張的一觸即發的氣勢。
古人認為“兵有三勢……有氣勢,有地勢,有因勢。將充勇而輕敵,卒果敢而樂戰。三軍之眾,百萬之師,志厲青雲,氣如飄風,聲如雷霆,誠積逾而威加敵人,此謂氣勢。”《淮南子•兵略訓》太極拳作為武術項目之一,它的對抗性必然不能笨滯傻呆、浮浮飄飄、懈懈怠怠,而是要求具備“威加敵人”的氣勢,。所有的外功武術套路都特別注重氣勢的顯現,而且還有很多增強明顯氣勢的方法,最常見的就是助力發聲,就是喊出“嘿” “嗨”的聲音,即所謂“聲如雷霆”;還有就是吞氣努力,咬牙瞪目的虛張聲勢。但這種殺氣騰騰的逼人氣勢,不是太極拳所取的。太極拳要求神氣內斂,絕對不能像金剛怒目式的劍拔弩張。太極拳要的是佛家法像之正大莊嚴,凜然不​​可侵犯的氣象,即“有神氣之充實,有氣派之莊嚴”(雅翁語)。但莊嚴不是硬裝出來的,也不是做出來的,而是按照李雅軒大師的要求,在練拳時“正身心以立根本之源,莊嚴自有。如身心不正,必有輕薄之態,定遭人輕慢侮辱之。”
附:“練功夫第一要緊的是提起虛靈的神氣來,一身的神氣要充滿,但又要收藏在內心不使外露鋒芒,要以靈機貫注,不能呆板,神氣極穩,渾身是意,這才是好的練法。
如真的沉下心氣練功夫,其身勢就特別的莊嚴偉大,其五官面目就顯見一種非常莊嚴的氣派、正大的神氣,有令人感到神聖不可侵犯之威勢。
有虛靈之氣勢,有腰腿之輕妙,有神氣之充實,有氣派之莊嚴,有動作之冷快,用之修身,則延年益壽;用之自衛,則防身禦侮。
苟無虛靈之氣勢,對方來手情形無從知曉,動時必致胡頂亂撞,不成太極功夫矣。
練時穩靜安舒,以養虛靈之氣,用時冷彈脆快,以吐丹田之勁。多多體會虛靈之氣勢,用時對方來力無不盡悉,取勝之道在其中矣。
我練功夫的方向,是找大鬆大軟,是找虛無的氣勢,是找神明的感應,是找莫測的變化,不停留於筋骨肌肉的初步鍛煉過程中。 ”(以上均李雅軒語)
        
一句話學太極拳15
——學拳如撐逆水舟,一篙不准便橫流。
簡析: 此句談太極拳的學習方法。 《太極拳論》有言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初以為是危言聳聽,其實這真是識得個中甘苦的肺腑之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但太極拳的學習不僅在量度,更在於精確度。無論是拳架練習或推手練習,都要力求符合太極拳的道理,就是目標方向要精確,不能偏離正道;其次是用功的方法要精確,方法不准確就會導致方向的偏離,越用功則離目標越遠,功夫到是有功夫,但已經不是太極拳的純正功夫了。 《太極拳論》中所謂“多誤捨近求遠”就是指方法不正確導致方向的改變,其味就不純正了。所以學太極拳如逆水行舟,不僅要努力划船撐篙,更要瞄準目標,點準力點,否則橫流無向,墮落旁門,豈不可惜。
方向和方法的差別直接導致修煉的效果。按照傳統的太極拳教學方法,造成的普遍現像是絕大多數人習拳終身還不得要領,結果是“枉費功夫貽嘆息”。但有的人尤其是年青人卻在兩三年就獲得了功夫,本人在幾十年的交往中就有幾個拳友在20歲之前就顯示出濃厚的太極純功來。但相識的絕大多數拳友,堅持不懈數十年,至今仍然還在探問怎樣才“鬆”的基本問題。本人也是在學拳四十年之後,自以為對“鬆” 才有比較明確的理解。
太極拳大師鄭曼青先生談自己懂得鬆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四十八年了:“這個“鬆”字,我學太極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而他同時談到自己的學生,只練了五、六個月,就已悟到鬆了。 “我有個叫龔作漢的學生,這裡還有很多人認識,這孩子是有天分,練到五、六個月,就已悟到鬆了,他連拳勢也沒有練好,就懂得如何鬆法,你說太極拳難嗎?”(——鄭曼青《練拳的感受》)本人的學生,也能在幾個月內對“鬆”開始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看來只要學習方法正確,短期內悟到太極拳的本質特點,並不是很困難的。
為什麼學習效果的差距這麼大呢?鄭曼青認為是天賦原因,我想應該是學習方法的不同。鄭曼青先生其實在練拳兩年以後,“很厲害的好手竟在我手上沒有打贏過”。但他為什麼在五十年後,又說“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的道理。”這說明能勝人的功夫不一定就是太極拳的純正功夫。太極拳的純正功夫是沒有止境的,對它的理解是不斷深化和昇華的。難怪李雅軒先生的功夫儘管在中年時代已經爐火純青,但晚年還有不斷的體會和領悟,甚至發出“因為有這點太極拳功夫,現在的人稱我為太極拳專家,其實我很稱不起這樣的稱呼。現在我已81歲了,無能為了,就會名不副實,停止了嗎?我實不甘心。”而且下定決心:“我雖81歲,從今日起,我要發奮用功,對太極拳要往深細處去鑽研,要往神妙處去追求。”四川省太極拳推手研究會原會長林默根先生,年屆八十之後,其功夫還突飛猛進,更上層樓。這是本人親自所聞所見所感受的。
我相信人的天分是有區別的,但決定成功與否更在於學習的路徑。條條道路通羅馬,但有的路途遙遠,有的則近在咫尺;有的是崎嶇山路,有的則是平坦大道。科學的發展很多取決於路徑上的改革,不同的學習路徑決定了不同的學習效果。從鄭曼青先生講的兩個事例分析,鄭曼青大師不但對太極拳進一步深化,而且在教學方法上興許作了一些探索。這個小孩子是在鄭大師已經悟到更為純正的太極拳後開始學習的,站在大師的肩上,“連拳勢也沒有練好,就懂得如何鬆法” ,毫不奇怪,順理成章。
太極拳真是一門很獨特的學問,它是累積性的,這種累積有算術級數的增加,也有幾何級數的飛躍。前種稱為漸修,後者稱為頓悟,也許這就決定了學習效果的不同。同時,太極拳是逆修的過程,即是做減法的過程。因此,修煉程度越高,反而越來越覺得簡單,這就是老前輩年紀增長後,其功夫並不像其它體育運動那樣衰減,反而還能突飛猛進的原因。
餘以為,太極拳的功夫前人也許已經登峰造極,但學習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也許還有吾輩努力的空間。
    附: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太極拳論》
入門引路需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貽嘆息。 ——《十三勢行功心解》
李雅軒的話:太極拳在初練時,是感覺不出多少味道來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恆心,慢慢地體會,時間久了,便會覺得趣味濃厚,使人百煉不厭,愈研究愈有味道,愈體會愈有興趣,甚至形成一種癖好,一輩子離不開它。
按太極拳的功夫,有很好的道理值得鑽研。有些人練拳,競不知在深細處鑽研功夫,從質量上求躍進,而只是在編些套子,弄些花樣,圖外表所謂好看。一身搖搖擺擺,零零噹噹,神氣活現,自以為太極拳講柔講軟講不用力不過如此。不知太極拳有些道理,須有傳授方可得知。以致練功多年,對於推手,著手就胡頂亂撞,瞎撥強搬,一點味道沒有,無怪太極拳有“十年不出門”之說。
擇師不慎,誤入雜門外道,……對老師信仰不堅,不本老師所教之道理用功,自作聰明,東想西想參入其它道理……入道未深,離師太早,即想在人前顯能,致被外門功夫引誘,走入歧途而無法糾正。
在初學拳時,就須對於教者的每手每勢動作及神氣,要切實注意,並須細細體會自已身上的感覺,以打下良好的基礎,不宜貪多學快,……關於這一點,學者須注意。
練太極拳時,應當是有太極拳教師教導,才能懂得這些道理,否則是不行的。
練太極拳最好是跟著練太極拳的人練,本著老論去用功。如跟著練雜拳的老師去學太極拳,那是南轅北轍,必至越走越遠。
在練功夫方面,一要有恆心,不因有困難就間斷;二不要貪多學快,不要以為會的多為能。而是要任憑徐徐的吸取滋味,細細地思悟,如日子久了,萬無不進步之理。如其只圖學快,描畫其表面,不體會內容,就不容易學好。
總之,練真的太極拳功夫要有機緣,有福分,否則碰不見正宗的太極拳老師,或碰見了失之交臂,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自己不識真假好壞,遇著雜門左道的老師反以為是好,傾心學之,日子久了,錯誤越深,雖遇正宗老師,也難糾正。本有著練好拳的決心,反而練不成了,這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說練好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一句話學太極拳16
    ——李雅軒晚年心得:“練太極拳其最重要的,是穩靜” 。
簡析;這裡所說的穩靜,必須強調是專指“身穩體靜”,暫不涉及“心靜”。
近代以來,楊式太極拳把“鬆”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極致,楊澄甫先生教拳時嘴裡不停的叨唸鬆鬆鬆,李雅軒大師也反复要求大鬆大軟。因此,放鬆已經成了太極拳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了。但細讀李雅軒大師晚年的習拳記錄,似乎把“穩靜”提到了比“鬆”還更為重要的程度。
真得感謝陳龍驤、李敏弟夫婦的辛勤勞作和無私奉獻,正是他們把李雅軒的書信隨筆和雜記整理出版,我們才能比較全面的學習到李老師的練拳心得,才能夠領略太極拳的神妙智慧,才能不斷被李老師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所鞭策所鼓舞。
遺憾的是,這些雜記隨筆大多沒有時間記錄,(也許是陳龍驤夫婦忽略了)因而難以體會李老師的練拳升階和步驟。他們貢獻出來的資料太多了,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心得體會都一股腦兒的端了出來,但李老師晚年的最後心得即總結性的體會到底是什麼,好像還沒有明確的答案。要知道,太極拳的最終奧秘,應該在他最後的記錄裡。
本人通過練功實踐和教學實驗,認為李雅軒大師的晚年心得是:穩靜!
李雅軒老師已經把如何穩靜敘述得很充分很準確了,以致於我不可能再為此多言。但要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穩靜,毫不誇張的說,必須口授身傳才行。
李雅軒的話:練太極其最重要的,是要穩靜。在靜極默篤之後,才能體會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氣、多動妄動,那就錯了。怎樣才能做到靜?一要身樁中正,二要呼吸舒適,三要心性放穩,四要一身鬆淨、鬆勻。如能長久持此想想,就能一點一點的做到真的穩靜了。太極拳是內功,什麼是內?筋骨肌肉統統是外,人的性靈才是內。人穩靜著練拳,就是為了培養這個性能。如忙(疑是盲練,即無目標無內容的練)練、快練,多動、快動,是不能培養人的性靈的。人的性靈培養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在練功時,不要一定要架子多麼大,多麼低下,主要仍還是在練出手上的拳意來。有了靈感為第一,進一步要這種靈感練得充實起來。養這種靈感主要的練法,是在穩靜上練功,如不穩不靜,那就絕對練不出靈感來。如手上身上腦筋裡沒有靈感,那就不能算太極拳的功夫。 (196541日)
練太極拳,心裡要平靜舒適泰然,把氣息調得舒舒服服的去練,不要滿身帶勁、滿臉的神氣,只是身心放鬆放穩放靜就行了。如是滿身帶勁,滿臉的神氣,這是練外功拳的神態。練太極拳的人,看來只是平淡無奇,就是對的。如是滿臉神氣,滿身勁頭,那就錯了,那就一輩子找不著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輩子瞎胡鬧。
練太極拳主要是打拳意,如找著拳意就算入了門了。拳意如何找?在鬆軟穩靜上去找,放清醒,放靈感,放舒適去找。穩穩的,靜靜的,日子久了,拳意自會到了手上。如滿身帶勁去硬找,必致愈找離拳意愈遠。這句話很要緊,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這句話,那就練不好拳了。 (196545日)
按我今日的練法,是鬆淨的運動。心想內部,心裡才感覺有些意思。如往日練功,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內心裡去體會,那是不對的。
修煉功夫,最要緊是在靜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靜極默篤的時候,好像是頭腦中有一種靈感,這種靈氣好像是要出離軀殼,起於空中,與宇宙萬物合體,未來未見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這種情形,不知是什麼道理,是人的靈機充實了之後,自然而產生的嗎?是以已往情形事蹟而推斷出來的嗎?不得而知。我說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這種感覺,今也大膽的寫下來,以便將來證明其是對還是不對。 (《楊式太極拳詮真》——李雅軒太極拳遺著彙編陳龍驤李敏弟整理)

 (本文轉自於 匯封太極 的博客)
http://blog.qq.com/qzone/466838484/13618446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