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登錄網址:林老師東京示範/日本語の発音  --  「  飛龍在天  雲深不知處  」
林老師東京示範影片 一句話學太極拳 佛說太極 白話拳經 名家解太極拳論 有趣的凌空勁
1 / 沈  注《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此句為太極拳命名的由來。“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唐·孔穎達(574-648)注:“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乙也。”兩儀,即天地,天地即陰陽。所以,說太極是“陰陽之母”。這裡包含了古代樸素的辯證法,也即“天下萬物皆可分陰分陽”之義存焉!但“無極而生”句,顯然與《老子》“有生於無”的命題是一致的,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宇宙生成觀。但古人以“太極”作為拳藝套路的命名,著重點就在於把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法,具體地應用到拳術領域中,同時也運用“取象於天”的一些形象譬喻,來為武術教學服務,如此而已。至於《太極拳論》開篇這一句話的來源,當是根據宋代理學家周敦頤(1017-1073)在《太極圖說》中所說的“陰陽--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無極而太極”等語。總之,陰陽統一於太極是對的,而“無極而太極”(義同“太極者,無極而生”,也即道家“有生於無”的思想)則是唯心的。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老太極拳的“取象於天”,不僅僅是指用動作走弧線、勁路剛柔相濟來與“太極圖”相合。若從整體來說,首先是把打拳者的人體比作“太極”,身體一動就分陰分陽,這就不限於動作方圓和勁路剛柔了,而是包括了拳術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現象。至於動分靜合,也有廣狹之別,例如:打拳為動,收拳為靜。舊稱“收勢”為“合太極”,即取“靜之則合”之義。再如:打拳雖屬“動”,但“動”中更有動分靜合,這個運動中的“靜”,與收勢後或起勢前的靜態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了。《太極圖說》雲:“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這段話正是《太極拳論》所含哲理的依據。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不論走架或推手,動作和勁力都不可過分或不及。過猶不及,兩者都是“毛病”。所以,初學太極拳要講究姿勢正確,動作合度,勁路適當。學習推手,更須力避“頂抗匾丟”四病,而要切實遵循“沾粘連隨”四要。“頂、抗”就是太過,“匾、丟”就是不及。走架時上下要相隨,虛實要分明,運臂邁步都要曲伸相繼,而變轉虛實尤不可出現遲重的現象,至於推手,更應“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曲就伸,不丟不頂,勿自伸縮。”(見李亦畬《五字訣》)亦即“舍己從人”,做到“沾粘連隨”,以對方的曲伸為曲伸。反之,如不能做到這一點,那不是太過,便是不及了。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對方用剛勁打來,我以柔勁引化,這在術語上就叫做“走”,後人也稱之為“走化”。當我順勢地粘隨,暗暗地迫使對方陷入背境時,這在術語上就叫做“粘”,後人也稱之為“粘逼”或“粘隨”。粘,含有如膠似膝粘住物體的意思,但就“粘走相生、剛柔相濟”而言,粘是相對從屬於以剛制柔的一種方法。同時,走和粘是一個迴圈。一般地說,前者是以柔克剛,通過走而引化,使敵力失效,並使自己轉逆為順,從而出現敵背我順的新形勢;後者是以剛制柔,即通過順勢粘隨進逼,為發勁創造條件,一旦“得實”,即可發放,這也是打太極拳的人所常說的“以柔為主,剛柔相濟”的內容之一。而太極推手“沾、連、粘、隨”四要,歸結起來,也正是這“走、粘”二字了,學者通過親身實踐,悉心體認,就能領會太極拳前輩在教授推手時,分外強調這“走、粘”二字,是大有道理的。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不論推手、散手,都以對方動作的緩急為緩急,即對方動得快,我也應得快;對方動得慢,我也以慢相隨。這就是所謂“舍己從人”和“因敵變化示神奇”。由此證明,太極拳法並不是只要慢、不要快的。而這種隨對方動作速率的變化而變化,離不開粘勁的具體運用。《拳法·剛柔篇》所說的“克敵制勝,全在用粘”,即與此意相合,若以武術古典理論來說,早在嘉靖年間(1522~1566),俞大猷就在《劍經》中提到了“粘”字。用“粘”必須熟習柔化。因此,《拳法·剛柔篇》又說:“不諳柔化,何來用粘?!”為了練出粘勁,達到粘走相生,緩急相隨,藉以克敵制勝,後世的太極拳法,不僅強調放鬆訓練,要求“慢中求功”,而且創造了“聽勁”、“問勁”、“答勁”等等一系列練習感知敏銳的方法,但這些太極功夫,都不是一日之功所能造就的,必須是日積月累,積功而成的。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古人說:“法有萬端,理存於一。”聯繫到太極拳法,說明方法變化量雖多,但從理論上是可以通過分析加以綜合歸納的。《太極拳論》把上面所說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作為綱要提出來,認為不管太極拳法如何在應用中千變萬化,而其動分靜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走粘相望、緩急相隨等基本原理卻是一貫的。而這靜動、曲伸、走粘、緩急等對立統一的矛盾現象,又都可歸納為“陰陽”二字,陰陽是統一於“太極”的,這就是所以把這種拳法稱之為“太極拳”的緣由了。同時,這也就是上面淺釋中已談到的,把古代樸素辯證法應用於太極拳法中去了。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著熟,著法熟練。懂勁,懂得勁的規律。神明,神妙而高明。俗話說:“熟能生巧。”。所以,學習太極拳也必須從熟練開始,一旦做到著法熟練,也就漸漸懂得了勁的變化規律。當然,這必須兼練走架和推手,光靠走架摸勁是不夠的。反之,只推手不走架,則推手懂勁的根莖也同樣是深不了的。大凡武術訓練,其初級階段,一般都是要求熟習著法,謹守規矩;而達到高級階段,也就是經過精熟和懂勁的道路,能夠隨機因敵變化,已形成條件反射,而能不拘守一著一式的成法,這時就達到神而明之的階段了。什麼叫“神明”?《孫子兵法·虛實篇》說:“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拳、兵同源,理無二致。戚繼光《拳經·捷要篇》說:“遇敵制勝,變化無窮,微妙莫測,窈焉冥焉,人不得而窺者謂之‘神’。”這就是拳諺所說的“拳打不知”了。但要達到上述神而明之的程度,必須從“守規矩”入手,而漸至“變化無方,心手兩忘”。達到這種程度,說明這時已邁入既守規矩而又能“脫規矩”的出神入化境界了。當然,檢驗的唯一標準仍在於能否克敵制勝,否則豈不都成了空話、大話?!“脫規矩”一語,與古人所說的“守法”之含義略同,如:明代莊元臣《叔苴子》說:“教劍者有法,及其能劍,忘其法並忘其劍矣!”又說:“未忘法而用劍者,臨戰鬥而死於劍。”這說明“未忘法”是死守常法而不會因敵隨機變化。在太極拳教學方面,歷代太極拳名家大都本著《太極拳論》所提出的這兩個訓練階段來進行教學。然而古今能“階及神明”的人,畢竟是比較少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為人們鍛煉的近期目的不盡相同。而今接受正規的嚴格的太極對抗性競技訓練的運動員,若與參加打太極拳的人數相比,那也是微乎其微的。這就有待於太極推手競賽的健康而蓬勃地發展了。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用力,指用功。今人俗話也有稱“用功”為“花功夫”或“用力氣”的。但功夫是依靠積累的,一曝十寒,乃積功之大忌。豁然貫通焉,含有“頓悟”的意思。乍一看,仿佛頓悟是偶然的。但若聯繫到積功既久,那就說明有必然的基礎,而絕不是“空中樓閣”高不可攀的。但有一點是必須承認的:練太極拳成熟的過程,在時間上是遠比外功拳為長的。所以《十三勢行功歌》說“得來不覺費功夫。”因此,同樣的“三年小成,十年大成”,練太極拳的人就非加倍用功不可,而且還必須是能得其要領的。反之,不得要領,那就“功成終淺”了。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虛領頂勁”已成為楊澄甫(1883~1936)《太極拳說十要》一文中第一要,但把“領”字易為“靈”字,含義是頭向上頂起時,要虛靈自然。他說:“頂勁者,頭容正直,神貫於頂也。不可用力,用力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靈自然之意。非有虛靈頂勁,則精神不能提起也。”而依王宗嶽原有文字釋義的,則有解“虛領”為“虛虛領起”之義者。如顧留馨同志《太極拳術》說:“虛領頂勁意為頭頂要輕輕向上頂著,便於中樞神經安靜地的提起精神來指揮動作。”愚意認為:“領”的本義是以“衣領”借喻為人的頸項部位,全句的原意當是“指頸部的肌筋要放鬆,頭部要正直而自然地向上頂起”。但若從闡發《太極拳論》精義而言,以上三種注釋是一致的,並無矛盾之處。《十三勢行功歌》說:“滿身輕利頂頭懸”,也是指“虛領頂勁”來說的。“氣沉丹田”則是指採用腹式呼吸,使氣息不致上浮。這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鍛煉過程方能真正做到。《太極拳說十要》中為什麼要把上面這兩句話放在一起呢?因為虛領頂勁則神氣貫頂,如是才能心清、目明、氣順遂;氣沉丹田則氣能下行,如是才能氣固、身穩、勁不浮。所以,上則虛領頂勁,下則氣沉丹田,這兩者既有內在聯繫,又都是初學者所必須努力去做的。它不僅關係到練拳者的儀錶,而且涉及心情、眼法、氣法等諸方面,這無疑是不可等閒視之的。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身體不可歪斜搖擺,前俯後仰。勁路的虛實要忽而隱藏,忽而顯現,做到變幻不定,使對方吃不准我的勁路變化,猜不透我的心思,找不出我的破綻,總而言之,其目的是令人莫測高深。這樣,在心理上占了優勢,自然有助於奪取勝利。“不偏不倚”是以個人重心在底盤中所處的位置來衡量的--但不是絕對地始終把重心放在正中,否則就變成靜功站樁了。所以,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又要注意不可“過正”,過猶不及也。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與人對手時,我左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就立即將左側的這一部分肢體變虛;我右側的肢體如微感重意,也立即把右邊的勁隱去,使對方無法“得實”而攻。杳,無影無蹤,深遠貌。我們知道,發放必須得著對方的實處,如得不著對方的實處,那就難以得力、得效。因此,凡對方企圖得實,我自當相應地把對方與我相接部位變虛變柔,使人感到像把勁力落到棉花上一樣而無法得力。這裡主要依靠肢體觸覺等感知的靈敏度,來作出迅速和精確的反應,使對方感到難以捉摸。例如:對方好像能按到我的實處了,但真正按來時,實處不早不遲地已經變虛,這“實勁”仿佛已杳如黃鶴了。而李亦畬(1832~1892)《五字訣》說:“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此既本於《太極拳論》,又增添了以腰為軸、借力反攻的含義。這就在大體上相當於外功拳術所常說的“左避右趨”與“右避左趨”了。當然,在趨避的具體方法上,依然是各有特點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
對方仰攻,我就升高,使他深感高不可攀;對方俯襲,我就落低,使他頓覺深不可測。彌,更加的意思。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對方進身,我就引之向後,使他感到越是向前,形勢越加深長而終不可及;對方退身,我就乘勢進逼,使他覺得越是後退,形勢越加局促而陷入困境。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衡量敵勁輕重的準確性,不可有一根羽毛分量的誤差;感覺敏銳的程度,要使蒼蠅、蚊蟲落不到我的身上。這話自然只是用來形容觸覺等感知能力的極度敏銳罷了,無疑是帶有文學誇張的色彩。太極推手的實踐證明,各人的感知能力在經過推手訓練後,與常人的差異明顯加大,即使是同學之間,由於鍛煉有是否勤苦、是否得法等差別,特別是對“聽勁”所下功夫有深有淺,所以各人感知能力的強弱亦有所不同。感知能力較差的人,在推手中往往受人制而難以制人--這時就會深切地體會到“棋高一著,縛手縛腳”了。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上文在“忽隱忽現”一語之後,緊接著是分別從左右、高低、進退等不同角度,去論證如何使對方感到幽遠難及,高深莫測。如是,即使他有很大的力氣,也無從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了。套句土話就叫“摸得著,看得見,打不著”。進而文章強調了感知能力和量敵精確的重要意義。總之,就是要使對方難知我的動向,而我獨能對他的情況瞭若指掌。《孫子兵法·謀攻篇》說:“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殆,危險、失敗。“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能達到這種地步方能做到所向無敵。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
這種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雖然拳架姿勢、動作有所不同,但大體上都不外乎強壯的打敗體弱的,手腳慢的輸給手腳快的。“概不外……”句,一作“概不外乎……”,後人潤改所致。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有力氣的人打敗沒力氣的人,手腳慢的輸給手腳快的人,這些僅僅是反映著人們的天賦自然的本能,而不是由於在學練拳法這一門學問上所下功夫的深淺而有所作為的啊!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仔細分析“四兩撥千斤”這句拳諺,顯然不是主張以強力去勝人的;請看那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能抵禦眾人的情形,那單純的依靠快速,又有什麼作用呢?!耄耋,八十曰耄,七十曰耋。太極拳並非只要慢不要快,這在前面已經談到了。俗話說:“快了不如巧了。”巧,技巧。說明技巧往往是有決定意義的,而快慢是要據情而定的。至於用力問題,就“四兩撥千斤”來說,主要也還是突出了一個技巧問題。人們常說:“太極拳法乃技巧之學。”因而在這裡也關涉到對“先天自然之力”的改造問題,用太極拳的術語來說,就叫做“換勁”。通過“換勁”逐漸練出和積累“太極內勁”。所謂“太極內勁”,也不是神秘的東西,僅僅是在剛柔、大小以及動力定型等諸方面符合太極拳法的特定要求而已。楊澄甫《太極拳之練習談》說:“太極拳,乃柔中寓剛、棉裡藏針之藝術。”這就說明了被稱為“太極內勁”的這種勁力的特性。但這決不是說,打太極拳的人力氣越小就越能在推手競賽中取勝或奪取冠軍。這都是因為把太極拳術語混同一般口語來理解而產生了誤會。

立如平准,活如車輪,
平,天平。准,準頭。郝和藏本中,“平”字作“枰”。枰,秤盤,仍借指天平。故“平”、“枰”二字不僅音同,而且在這裡義也可通。全句是說,立身要像天平那樣中正不偏,肢體靈活要像車輪那樣圓轉自如。《太極平准腰頂解》說:“頂為準頭,故曰‘頂頭懸’也;兩手即左右之盤也,腰即根珠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則所謂輕重浮沉,分厘絲毫,莫不顯然可辨矣!”這就是把人體比作天平,有天平的準頭在身,那麼就能精確地去稱人的分量了。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對方用勁,我相應地把自己的勁偏沉於一端,不與對方的實力相頂相抗。反之,如我也以重力相抵抗,那便形成了“雙重”的局面,這時勁路就發生重滯而停頓了。換句話說,偏沉為得巧,雙重是拼力。得巧則勁路通暢,兩力相隨,大力打不著小力;拼力則勁路壅塞,兩力相抵,大力必勝小力。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偏沉相隨,而不予受力。採用這種措施,必須是自覺的,並通過長期鍛煉實踐而獲得的。而雙重相抵或相爭,形成拼力現象,則是盲目的,不自覺的。很多同志在理論上認識到了,而在實際做不到,說明並未真正認識。每每見到下了多年苦功而仍不能運用柔化的人,大抵都是授人以柄,為人所制的,這就是還沒有真正覺悟到自己犯有“雙重”毛病的緣故呀!

若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要避免犯雙重的毛病,必須弄通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規律;粘就是走,走就是粘;陰離不開陽,陽也離不開陰;陰陽兩者能相反相成,相互輔助,這才算是懂得了勁的規律。走和粘是一對矛盾,它們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走向自己的反面,沒有“走”就沒有作為矛盾對立面的“粘”。由於這兩者既是互寓的,又是隨時可以轉化的,所以說“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由於“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所以,兩者必須相濟。而這裡所說的“陰陽”,則是包括了太極拳運動中可能出現的剛柔、動靜、開合、虛實、輕沉、蓄髮、呼吸、走粘等等各種形色的矛盾現象。而上文所說的“粘、走”,則只是太極拳法中較為重要的一對矛盾。不懂粘、走,就談不上懂勁,當然也就難以自覺地去克服犯雙重的毛病了。但要達到懂勁的程度,顯然要處理好其他有關的矛盾現象。一言以蔽之,要懂得太極拳的辯證法才行哩!
 “陽不離陰,陰不離陽”句,一作“陰不離陽,陽不離陰”,兩者義無不同。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得了勁的規律以後,拳藝就越練越精,再通過在實踐中反復不斷地認識思考和揣摩研究,就能逐漸地達到隨意運用的地步了。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本來太極拳的技、戰術原則是“舍己從人”,許多人卻錯誤地“捨近求遠”了。這真正是俗話所說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學拳的人不可不詳細辨析啊!所以特地作了以上的論述。“謬以千里”,一作“謬之千里”,義無不同。“舍己從人”、“捨近求遠”這兩句成語,現在早已成了太極拳教學中的術語了。“舍己從人”指隨人而動,粘則相隨,走則引化,粘連相生,與人周旋,隨機應變,伺機隨勢而定進退化發。這在化而不發的情況下,外形是被動的,但實質卻是主動的。“捨近求遠”,就是俗語所謂“近路勿走走遠路--枉費精神了”。因此,這與“舍己從人”恰恰相反,其貌似主動,或者頂頂抗抗,或者在不得機不得勢的情況下盲目行動,暴露勁點,結果反被對方利用借力,或者以大力制勝於你。這樣豈不落了一個實際上被動。因此,老一輩太極拳家常說:“這也叫‘自作主張’。”意即不問條件和不講方法地盲動。然而不具備“聽勁”等基礎功夫是不免要“自作主張”的。現在國內外打太極拳的人確實不少,但在基礎功夫上肯下苦功的人,又少得可憐,這是亟待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啊!()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1.htm

2 / 陳微明注《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陰陽生於太極。太極本無極。太極拳處處分虛實陰陽,故名曰“太極拳”。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我身不動,渾然一太極。如稍動,則陰陽分焉。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此言與人相接相黏之時,隨彼之動而動。彼屈則我伸,彼伸則我屈,與之密合,不丟不頂,不使有稍過及不及之弊。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人剛我剛,則兩相抵抗。人剛我柔,則不相妨礙,不妨礙則走化矣。既走化,彼之力失其中,則背矣。我之勢得其中,則順矣。以順黏背,則彼雖有力而不得力矣。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惟性一貫。
我之緩急,隨彼之緩急,不自為緩急,則自然能黏連不斷。然非兩臂鬆淨,不使有絲毫之拙力,不能相隨之如是巧合。若兩臂有力,則喜自作主張,不能舍己從人矣。動之方向緩急不同,故曰“變化萬端”。雖不同,而吾之黏隨,其理則一矣。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以豁然貫通焉。
著熟者,習拳以練體,推手以應用。用力既久,自然懂勁而神明矣。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無論練架子及推手,皆須有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之意。不偏不倚者,立身中正,不偏倚也。忽隱忽現者,虛實無定,變化不測也。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此二句即解釋忽隱忽現之意,與彼黏手,覺左邊重,則吾之左邊與彼相黏處即變為虛。右邊亦然。杳者,不可捉摸之意。與彼相黏,隨其意而化之,不可稍抵抗,使之處處落空,而無可如何。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彼仰則覺我彌高,如捫天而難攀。彼俯則覺我彌深,如臨淵而恐陷。彼進則覺我愈長而不可及,彼退則覺我逾逼而不可逃。皆言我之能黏隨不丟,使彼不得力也。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形容不頂之意。技之精者,方能如此。蓋其感覺靈敏,已到極處,稍觸即知。能工夫至此,舉動輕靈,自然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以上言外家拳術,派別甚多,不外以力以快勝人。以力以快勝人,若更遇力過我快過我者,則敗矣。是皆充其自然之能,非有巧妙如太極拳術之不恃力不恃快而能勝人也。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太極拳之巧妙,在以四兩撥千斤。彼雖有千斤之力,而我順彼背,則千斤亦無用矣。彼之快乃自動也,若遇精於太極拳術者,以手黏之,彼欲動且不能,何能快乎?

立如平准,活似車輪,
立能如平准者,虛靈頂勁也。活似車輪者,以腰為主宰,無處不隨腰運動圓轉也。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何謂“偏沉則隨,雙重則滯”?譬兩處與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則相抵抗,是謂雙重。雙重則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勝焉。兩處之力平均,若鬆一處,是謂“偏沉”,我若能偏沉,則彼雖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有數年之純功,若尚有雙重之病,則不免有時為人所制,不能立時運化。

若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若欲避雙重之病,須知陰陽。陰陽虛實也。稍覺雙重,即速偏沉。虛處為陰,實處為陽,雖分陰陽,而仍黏連不脫,故能黏能走。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者,彼實我虛,彼虛我又變為實,故陰變為陽,陽變為陰,陰陽相濟,本無定形,皆視彼方之意而變耳。如能隨彼之意,而虛實應付,毫釐不爽,是真可謂之懂勁矣。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勁之後,可謂入門矣。然不可間斷,必須日日練習,處處揣摩,如有所悟,默識於心,心動則身隨,無不如意,技日精矣。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
太極拳不自作主張,處處從人。彼之動作,必有一方向,則吾隨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故彼落空,或跌出,皆彼用力太過也。如有一定手法,不知隨彼,是謂舍近而求遠矣。

斯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太極拳與人黏連,即在黏連密切之處而應付之,所謂不差毫釐也。稍離則遠,失其機矣。
此論句句切要,並無一字敷衍陪襯,非有夙慧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
太極拳之精微奧妙,皆不出此論。非有夙慧之人,不能領悟。此術不可以技藝視之也。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2.htm

3 / 許禹生注《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
太,大也,至也。極者,樞紐根柢之謂。太極為天地萬物之根本,而太極拳則為各拳之極至也。
無極而生者,本於無極也。此拳重在鍛煉精神,運勁作勢,純任自然,不甚拘於形式。以虛無為本,而包羅萬象。故曰“無極”。
然初學者究當就有形之姿勢入手學習,久之著熟懂勁,融會貫通,始能入於神化之境。
按周濂溪《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注雲:上天之載,而聲無臭,而實造化之樞紐,品橐之根柢也。故曰“無極而太極”,非太極之前複有無極也。此雲“無極而生”,究有語病。

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變易物體之位置,或動體進行之方向,曰“動”。保存或維持其固有之位置或方向,曰“靜”。機者,徵兆也,如《陰符經》“天發殺機”之“機”。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太極者,其樞紐機關而已。太極拳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嘗不靜。及其靜也,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嘗無動。于動時存靜意,於靜中寓動機。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合乎自然。此太極拳術之所以妙也。
萬物之生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有太極斯有兩儀,故太極為陰陽之母。太極拳著著勢勢均含一、O、環形。其動而陽,靜而陰,及剛柔進退等,均與易理無異。故得假借易理以說明之,非強為附會也。
中國舊日學說,諸凡事物均以陰陽喻之。故陰陽無定位。太極拳之為陰陽亦然。如拳勢之動者為陽,靜者為陰;出手為陽,收手為陰;進步為陽,退步為陰;剛勁為陽,柔勁為陰;發勁為陽,收斂為陰;粘勁為陽,走勁為陰;手足關節之伸為陽,曲為陰;分為陽,合為陰;開展為陽,收斂為陰;身軀之仰為陽,俯為陰;升為陽,降為陰。凡此所喻,無論遇如何變化,內皆含一、O、環形。故動靜不同時,陰陽不同位,而太極無不在焉。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動,變動也。動之則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靜之則沖漠無征,而陰陽之理已悉具其中矣。太極拳術當行功時,其各姿勢,一動一靜相間。其拳勢之動者,前後左右上下,均有陰陽虛實可循,故曰“動之則分”。其靜的姿勢,雖無痕跡可指,然陰陽虛實已見其中,故曰“靜之則合”。若作運勁解,則太極之陽變陰合,即物理力學分力、合力之理也。太極拳術遇敵欲制我時,則當分截其勁為二,使敵力不能直達我身。(背勁)所謂“動之則分”是也。若將敵粘起用提勁,陽之變也。及起,須靜以定之使不得動,或敵勁落空。稍靜即發,利用合勁,陰之合也。倘敵欲發我,則應中心坦然,審然應機,靜以俟之,微動即應,所謂“後人發先人至”也。
夫道一而已矣。當混沌未判,洪蒙未辟,本無動靜,何有陰陽?故以虛為本者,無不合道。天地如是。太極如是。太極拳習至極精處,亦如是也。然此指先天而言,指習拳術功深進道者而言。初學之士,驟難語此也。及乾坤既定,兩儀攸分,有陰陽斯有動靜,則言太極者,不能不就有形象者以講求之。太極拳之分合動靜,合乎陰陽。如動勢須求開展,運勁務明虛實。剛則化之,故曰“分”。柔則守之,故曰“合”。坤在靜中求動,無為始而有為終,必須伏氣。乾則動中求靜,有為先而無為了,只要還虛。蓋萬物之理,以虛而受,以靜而成。天地從虛中立極,靜中運機。故混沌開而闔辟之局斯立,百骸固而無極之藏自主,無不從虛靜中來也。重陽子曰:“此言大道之原,而功先於虛靜。虛則無所不容,靜則無所不應。”由是觀之,習太極拳者,倘以虛靜為本,則分合變化自無不如意也。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過,逾也。不及,未至也。隨,無逆也。就,即之也。過與不及,皆為失中。失中則陽亢陰暌,未能有合也。太極拳于曲伸分合等處,運勁過則生頂抗等病。不及則有丟偏等病。欲求不即不離,則應隨之而曲,就之而伸。隨機應變,毋固毋我。因力於敵,以中為主,而粘、黏、連、隨以就之,自無不合。所謂“君子而時中也”。案初學此拳者,每失之過,迨稍懂勁,則每失之不及。學者宜審慎之。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人者,敵也。剛指剛強有為而言。柔者,無抵抗也。走者,化也。柔以承之,變化敵力之方向,不為所制,故曰“走”。順者,自由便利也。背者,不自由不便利也。粘者,取制敵人之力也。遇敵施剛力時,我惟順應其勢,取而制之,使俯就我之範圍,如以膠著物,故曰“粘”。太極拳常以小力敵大力,無力禦有力。弱勝強、柔勝剛,為其主旨。但以常理言之,小固不可以敵大,弱固不可以勝強,柔固難期以制剛。然雲“敵之”、“勝之”、“制之”者,必有其所以制勝之理在。蓋敵力須加吾身方生效力,苟禦制得道,趁其用剛發動之始,審機應變,採取擒獲,使還制其身。則我雖弱,常居制人地位。敵雖強,常居被制地位,難於自由發展,力雖巨奚益?!此老聃“齒敝舌存”之說也,頗合太極拳剛柔之義。然非好學深思之士,未足以語此。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此言己動作之遲速,當隨敵動作遲速之程度而異。但欲識敵之遲速程度,須先體察敵力之動機,方能因應鹹宜。何謂動機?周濂溪《通書》有雲,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曰“機”。又曰:機微故幽,難識如此。設非功深,不易知也。然苟得其機,敵雖變化萬端,由一本而萬殊。而我則執兩用中,扼萬殊而歸一本。審機應候,無過不及,敵運動甚速,而我應付遲緩,則失之緩。敵勁尚未運到,而我先逆待,或加以催迫。則敵反有機可乘,是謂性急,其弊一也。守一以臨,純任自然,無絲毫之凝滯矣。故曰“得其一而萬事畢是也”。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以豁然貫通焉。
此言習太極拳者,進功自有一定之程度,而不可躐等躁進也。太極拳之妙用全在用勁(此勁字系靈明活潑、由功深練出之勁,不可僅作力量解)。然勁為無形,必附麗於有形之著,始能顯著。言太極拳者,每專恃善於運勁,而輕視用著,以致習者無從捉摸,有望洋興嘆之慨,虛度光陰,難期進益。較循序漸進者,反事倍功半。不遵守自然之程式故也。昔孔子講學,常因材施教,故諸門弟子各得其益。拳術雖屬小技,然執塗人而語以升堂入室之奧,未有能豁然者也。故習拳者,應先模仿師之姿勢。姿勢正確矣,須求各姿勢互相聯貫之精神。拳路熟習矣,須求各勢著數之用法。著熟矣,其用是否能適當。用均得其當矣,其勁是否不落空。勁不落空,是真為著熟。再由推手以求懂勁,研求對手動作之輕重遲速,及勁行之趨向方位。久之自微懂而略懂,進至於無微不覺,無處不懂,方得稱為懂勁。懂勁後不求用著,而著自合。進至無勁非著,無著非勁。漸至不須用著,只須用勁。再不求用勁,而勁自合。洵至以意運勁,以氣代意,精神所觸,莫之能禦,則階及神明矣。是非數十年純功,曷克臻此?

虛領頂勁,
虛,一作“須”,似宜從“虛”。虛者,對“實”之稱,“實”即窒滯難巧也。頂者,頭頂,亦曰“囟門”。小兒初生時,此處骨軟未合,常隨呼吸顫動,道家稱為“上丹田”、“泥丸宮”,蓋藏神之府也。佛家摩頂受記,道家上田練神。《易》曰:“行其庭不見其人”(庭指天庭,頭頂也。行,神氣流行也。不見其人,虛也。)。《黃庭經》雲:“子欲不死修昆侖”(山名喻頭頂)。均示人修養之要訣也。夫人之大腦主思想,小腦主運動。而頭頂實首出庶物,支配神經,為主宰之樞府。其地位重要如此,宜為修養家所注重。練太極拳者,向主身心合一,內外兼修,精神與肉體二者同時鍛煉,故運動時必運智於腦,貫神於頂,務使頂上圓光、虛靈不昧,所以煉神也。蓋頭為全身綱領,綱舉則目張,頭頂懸則周身骨骼正直,筋肉順遂,偶有動作,全身一致,左右前後,無掣肘之虞矣。

氣沉丹田,
丹田,穴名。道家謂“丹田有三。一居頭頂,以藏神;一居中腕[作者在下文注釋“中腕,橫膈膜也”,不是中丹田的常見說法,中丹田通常指“膻中”或“心窩”內一定範圍的立體區域。——虛無子注],以蓄氣;一居臍下,以藏精。”,此指下丹田也(臍下三寸)。常用深呼吸使氣歸納於此[以深呼吸為納氣法,似不妥。——虛無子注],自能氣足神旺。《黃庭經》雲:呼吸廬外下丹田,審能行之可常存。蓋常人呼吸短促,每至中腕而回(中腕,橫膈膜也),不能下達此處,因之迴圈遲緩,肺力薄弱,不足以排泄腹中炭養,血脈不能紅活。於人之壽命關係至巨。老子曰:“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又曰:“虛其心,實其腹。”蓋吐故納新(吐,吐腹中濁氣。納,吸新鮮空氣也。),歸根覆命(根,根蒂,指下丹田命門精氣也。歸複者,以意逆志於此也。),以心意導精氣于下丹田而施烹煉也,久之自能延年卻病。下丹田為全身重點所在,習拳術者沉氣於此,則屹然不動,不易撼倒,但沉者徐徐而下,在有意無意之間,非若外家之用力下沉,外鼓小腹也。倘或不慎,每致腸疝諸症。邇來日本之靜坐家剛田虎二郎,罹糖尿病逝世,議者疑系努力下丹田所致,非無因也。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偏,偏頗失中也。倚,倚賴失正也。隱,隱藏。現,表現。忽隱、忽現者,神明不測也。上指身體姿勢,下指神氣運勁而言。太極,虛明中正者也,於姿勢則必中必正,於運勁若有意無意,使神氣意力全身貫澈,無過不及,忽隱忽現,令人不可捉摸。練習純熟,便易領悟。幾何學定理,兩點之間只可作一直線。太極拳上領頂勁,下守重心,周身中正,便無不是處矣。但領守均須含活潑之意,富自然之趣。過於矜持,則神氣凝滯,姿態呆板,運勁不能虛靈,動生障礙矣。故曰“忽隱忽現”也。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此仍承上文而言。吾隱現無常,敵以吾力在左,思更加重吾左方之力,使失平衡。吾則虛以待之,令敵力落空。敵揣吾右方有力,可以擒制,吾即隱而藏之,虛實易位,隨機善應,敵更何所施其技耶?!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
仰升俯降也。敵欲提吾使上,吾即因而高之。敵欲押吾使下,吾即因而降之。敵遂失其重心,反受吾制矣。因仍變遷,潛移默化,運用之妙,在於一心。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進,前進也。長,伸舒也。退,後退也。促,逼迫也。吾前進時,倘敵順領吾勁時,吾則長身以隨之,使無可退避。或敵乘勢前進,吾急引而伸之,使力到盡頭,自不得再逞。吾若退後,敵力逼來,每致迫促無路可逃,然退而急進,雖促不促矣。《易》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示人遇事當積極進行,不可退縮也。太極拳雖以柔靜為主,但非務退避,其佯退者,乃以退為進,非真退也。若竟退時,倘遇敵隨之深入,則逼迫不自安矣。又敵退後時,吾進而迫之使愈促。吾退後時,敵力跟來,吾則或俯身摺疊以促其指腕,或旁按臂彎,使敵促迫不安,而不能再進。全在因勢利導,不必拘泥也。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羽,翎羽也。加,增之也。落,降也,著也。言善太極功者,感覺敏銳,稍觸即知,稍縱即逝。雖輕如一羽、微如蠅蟲,稍近吾體,亦即知覺,趨避而不令加著也。夫虛靈不昧之謂神,有知覺然後能運動。致虛極,守靜篤。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有不期然而然者。非鍛煉有素,肢體軟靈富有觸力,未足語此也。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虛靜,則陰陽相合。覺敏,則剛柔互濟。[實現陰陽相合、剛柔互濟之法,僅虛靜、覺敏猶未盡真。]敵偶動作,吾無不知。吾之動作,敵盡難知。拳術家所向無敵,蓋均由此。《孫子》曰:“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又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人不知我,我能知人,則所向無敵矣。

斯技旁門甚多,
泛指他項拳術而言。

雖勢有區別,
流派不同,姿勢各異。

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
他種拳術重力量,尚著法,而不求懂勁。故於機勢妙合、運用靈敏、以靜制動諸訣概不過問。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
謂力大與敏捷二者,均為天賦的能力。
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非由學而能者。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見《打手歌》:“牽動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
如秤衡秤物,滑車起重,全賴杠杆斜面等理。太極拳以小力勝大力,以無力制有力,與科學暗合。

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古稱七十曰“耄”,八十曰“耋”。年老之人,舉動遲緩,然古之名將廉頗等,雖老尚能勝眾。是必不僅恃手足速快己也。

立如平准,
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關,自然得路也。

活似車輪,
圓妙莊嚴,靈活無滯。

偏沉則隨,
偏,指一端也,如吸水機,如撤酒器,使一端常虛,故能引水。如欹器之不堪盈滿,滿則自覆矣。

雙重則滯。
有彼我之雙重,有一己之雙重。太極拳以虛靈為本,單重尚且不可,況雙重乎?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古雲: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蓋言虛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化則無滯耳。善應敵者常致人而不致於人,而況自為人制乎?用功雖純,苟不悟雙重之弊,猶未學耳。

欲避此病,
雙重之病。

須知陰陽。
陰陽之解甚多,前已述之,茲不復贅。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制敵勁時謂之粘,化敵勁時謂之走。制而化之,化而制之,制即化,化即制也。

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知彼己之剛柔虛實,則陰陽互為消長。以虛濟盈,而不失其機,斯真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
反襯不懂勁而愈練愈不精也。

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勁後能自揣摩,默而識之,有餘師矣。

本是舍己從人,
毋意,毋必,毋因,毋我。隨機應便,不拘成見。

多誤捨近求遠。
不知機而妄動者,動則得咎。

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區別甚微,人易謬誤。

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古人雲:“獲得真訣好用功。”苟不詳為辨別,則真妄費工夫矣。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3.htm

4 / 徐震 注《太極拳論》
徐震,字浙東,是文學教授,太極拳理論家,曾跟隨郝為真的兒子郝月如學習太極拳多年。《太極拳譜箋》內容如下:
王宗嶽所編太極拳譜,自武禹襄得諸舞陽鹽店,複加解說,楊露禪亦承用之。然傳者于原譜舊文與武氏解說,莫能識別。予既詳考端末,辨而析之,遂就原譜為之箋釋。其武氏之言,有須疏明者,別有論撰,茲不及焉。至若掤應作「手朋」,「手履」當作摟,若此之類,新論正名篇詳之矣,今悉加刊正,故異於他本,學者可無疑焉。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此節明太極取名之義,以為總揖體用之言。
易雲,太極生兩儀。朱子《周易本義》雲兩儀者,始為一劃以分陰陽。周子曰:「無極而太極」。拳名太極,蓋義取諸此也。習太極拳造乎最高之境,為能常定常應。常定為寂然不動,常應為感而遂通,寂然不動,無極也。感而遂通,太極也。應生於定,感生於寂,故曰,無極而生。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謂一切事物,皆相反相濟也。太極拳練法,在開合蓄髮,互為根紐。用法在順逆走粘,一時俱運,皆相反相濟之道。故曰陰陽之母。此二句揖盡體用,實為全文之開宗本義。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此節言太極拳運用之綱領。
動靜在心,分合在形。心能宰製其形則一心主政,百骸從令。作止蓄髮,無不如志。故曰,動之則分,靜之則合也。無過不及謂應合他力,須時間與方向兩皆適當。時間則不後不先,正當他力將發未發之際。方向則不即不離,正切他力難轉難化,不可抗拒之處。隨曲就伸,謂應合他力,貴能因事乘便不與扺牾,則他力皆為我用矣。此一節中,以此四句為主。走謂避彼來力,粘謂隨彼來力,彼力雖強,我能運轉靈敏,即可不受彼力,是為用柔,然必自處於順,乃能運轉靈敏,故柔與順常相合也。若筋腱未能練柔,舉止未能練順,他力雖背,我亦無由制之,以我亦不能得勢得力,即不能利用機會也。「動急急應,動緩緩隨」,謂時間須求適合。若必以急為善,則有先自見其形勢之失,若必以緩為善,又將失之遲頓。故不可自用,惟當因彼。此四句申明上四句之義。

「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謂法無固定,理有要歸,此二句總束本節。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此節言功夫之進程。
「著熟」為初步功夫,不過求熟於法而已。所謂法者,在本身為各部骨節筋腱之動作能相調協。在對角為於彼來力之線路能確實辨認。所以在此一步中,可謂重在應用力學之練習。
「懂勁」為第二步功夫,由法之運用漸熟,至於習慣自如,使思念變成本能。在本身為各部內外肌之調適,進於形氣之調適。在對角為於來勁之線路,無須著意辨認,肌膚自有感覺,身體各部反射之機能,極為靈敏。所以在此一步中,可謂重在神經反射之練習。
「神明」為第三步功夫,功夫至此,惟在調伏其心,養成定力,則精神可以控制外物,而他力無異我力。所以此步功夫,全重精神修養。
三步功夫,每一步中,尚有若干節序,然未易細分,且各人之過程不同,故亦無從詳分。至於練成之時聞,初步功夫,若不謬蹊徑,速者年余,遲亦不過兩載。然自初步進入第二步,時之久暫,即已難定。自第二步進入第三步,亦複難言。要能持之有恆,精進不懈,親近良師益友,常相講肄,則功至自悟,故曰、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右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此節言練法及功效。
「虛領頂勁」至「不偏不倚」,專就演架而言。「忽隱忽現」一句兼其演架打手之法。自「左重則左虛」至「我獨知人」,專就打手而言。英雄二句,言功效也。
「虛領頂勁」者,自外形言,頭容端正,若以頂勁領起全身。
由內心言,寂然著合體於虛無,而腦聞常自爽朗,故「虛領頂勁」,實兼內外而言,若但說外形,則虛義不明,若專說內心,則頂勁何指,故當內外兼及,義乃滿足也。氣沉丹田為伏氣之功。丹圍為臍下少腹,意系於此,漸加挕斂,將覺如有孔穴,為呼吸之根,息之出入,乃極深細,至於安勻調暢,舉體自爾和順,運用自能隨意,乃至不覺有孔穴,不覺有氣相,此須體驗方知,非可以意測度也。「不偏不倚」即為中正,乃專就外形言也,外形欲其中正,當先謹守身法十目,即武禹襄所標示「提頂、吊擋」等是也。此十目能練至悉當,即為合度。統觀此三句,「虛領頂勁」與「氣沈丹田」,皆「不偏不倚」,為基本功夫,太極拳練法,不離演架打手,予演架中用輕清閃倏之勁,是為練本身之「忽隱忽現」。于打手時使突變猝發之勁,是為練應敵之「忽隱忽現」。
自「左重則左虛」,至「退之則愈促」,此乃練走練粘之法。其要訣總歸不與彼力相犯,而因勢利用之耳。至於「一羽不加,蠅蟲不落」,則皮膚感覺之敏,全身運用之靈可知矣。故人不知我之動靜,我獨知人之虛實。「人不知我」,則能出其不意。我獨知人,則能攻其無備。依此練法,施諸拼搏,自有奇效。故曰:「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此節明太極拳之特長。
「斯技旁門甚多」四句,謂太極以外之各派拳術,皆形式有殊耳,據實論之,無非恃先天之力與捷,其不合正法一也。震謂太極獨到之處,在超越形骸之作用而練成心神之凝定。故功夫不隨血氣之盛衰而進退。太極而外,各派拳技,雖有其高美之理法者,然皆不免隨年事為盛衰。如摔角之術,非無巧法,年逾五十,功夫即不免衰退,惟太極拳功夫,可以至老不退,此亦其獨到之處也。
「有力打無力四句」,明太極之妙,在不恃本有之力與捷,而能由學以成智勇。然太極之外,各家拳術,亦有其高美之理法者,謂其未若太極之深妙則可,直謂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未免抹煞太甚。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謂太極拳家,不取力與捷,其實何嘗不取力與捷,特其力與捷,皆由鍛煉而得,非先天本其具耳。太極拳所用之力,粗者為肢體聯貫動作之合力,精者為意氣一致之剛勁。太極拳所用之捷,粗者在肢體之能調,與時、方之有准,精者在感覺之敏,心神之定。故其力不爭強,捷不爭先,惟在當機赴節,(當機則能後發先至)故有四兩拔千斤,耄耋能禦眾之效。

「立如平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此節言太極拳之得失。
「立如平准」四句,上二句言勢法之本。下二句言得失之由。秤之為物,能權輕重而得其平。人能將重心位置得當,則雖在變動之中,全身之力,仍得平衡,就其姿勢言之,則有立如平准之象,若能養成此種功夫,則作止變轉之時,自爾穩定便捷,已能保持此種平衡力,方可練全身處處圓轉,能全身處處圓轉,則與外力接觸時,可以順勢滑過,故能不受他力,此即活似車輪之義。又圓轉之法,大圈之中更包小圈,此種複合之轉法,最能利用他力之來勢而變更其方向,故「立如秤准,活似車輪」,乃一切勢法之基礎,乃可隨而不滯。所謂隨者,須將兩足分清虛實,使重心常在一足之內,作止變轉,常將兩足交互相代,以支其身,則重心不至提高,動中依然穩定,動時仍可發勁,此所謂偏沉則隨也。以支身著力於一足,故曰偏沉,以身體各部可任意而動,故曰隨也。
輕靈之功,果造其極,絲毫不受他力,所謂「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此二語最為善於形容,若他力來時猶有與之扺牾之意,則與左重左虛,右重右杳之義不合,如是則犯雙重之實。犯雙重者,必顯其力之方向,方向既顯,則為人所乘,每至不及轉變,故曰雙重則滯也。
「每見數年純功」四句,即專言雙重之失,大扺犯雙重之失者,多由步法虛實不清所致,所以者何?緣動步之時,不能圓轉自如,遇有他力突然而至,乃不得不與之扺拒,如此即成雙重之病。論中以偏沉與雙重對舉,意在是也。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此節言取徑高,則病去而技日進。
陰陽走粘之義,已見上文。「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者,以本身言,則一時能為複合之動,錯綜而運也。以應敵言,攻守俱時而有,取勢相反相濟是也。舉例明之,如推手之時,彼力前擠,我須一時將身向後向側向下按勢而不著力,足反陰自下進,並於此時將我欲發勁之方向取准,及彼勢已窮而將回,我乃隨其回勢而用勁下按,此即一勢之中,含複合之動,錯綜之運也。至於當彼擠進之時,我以避讓為蓄勢,故守即同時為攻,相反適以相濟,此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也。然此特就顯見之法式言耳,故為粗淺之動作。功力既深,動作造微,雖有複合錯綜之實,一泯攻守避就之跡。此亦非言語所能達,而當征諸體驗矣。「陰陽相濟」,總括上四句而言,果能臻此境地,自能知己知彼。是以謂之懂勁。由是愈練愈精,直可視他力如己力,是為從心所欲。自懂勁以後,全是內省功夫,非複求諸外形所能到。故以默識揣摩,示用功之途徑。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此節明太極拳功夫之歸究也。
「舍已從人,捨近求遠」,應作四種料簡,一為既不「舍己從入」,又複「捨近求遠」。世俗拳師,但練花拳,或專練硬功,不識門徑,不通勢法,大都如此,此最下也。二為雖知「舍己從人」,未免「捨近求遠」。習太極拳功力淺者,易犯此失。三為不能「舍己從人」,尚非「捨近求遠」。內功之粗者,外功之精者,往往如此,其用法未嘗不簡捷,特非變化圓融.,隨觸即轉,未免有起有落,雖就勢法言,已不見「捨近求遠」之失,究極論之,尚未盡切近之能事也。四為太極功夫之歸究,必於「舍己從人」中,求其至切近之運用,所爭只在毫釐,功夫若此,方為造微也。故結論雲:「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意謂太極拳之所以敻絕,正以有此精微之境。不到此境,不足以識其特異。學者于此,小有差忒,即不得太極拳之真諦,故辨之不可不審也。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4.htm

5 / 楊澄甫注《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不動為無極,己動為太極。空氣磨動而生太極遂分陰陽,故練太極先講陰陽,而內包羅萬象,相生相剋由此而變化矣。太極本無極生,而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練太極,心意一動則分發四肢,太極生兩儀四象八卦九宮,即掤、捋、擠、按、采、挒、肘、靠、進、退、顧、盼、定。靜本還無極心神合一,滿身空空洞洞,少有接觸即知。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無論練拳對敵無過不及。過,逾也。不及,未到也。過與不及皆失中心點,如敵來攻順化為曲,曲者彎也。如敵攻未呈欲退,我隨彼退時就伸,伸者出手發勁也。過有頂之敝,不及為丟,不能隨曲為抗,不能就伸為之離。謹記丟頂抗離四字,如功能不即不離,方能隨手湊巧。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
比如兩人對敵,人力剛直,我用柔軟之手搭上敵之剛直上,如皮鞭打物然實實搭在他勁上,他想摔開甚難,他交就是膠皮帶纏住他能放能長,如他用大力,我隨粘他手腕往後坐身,手同時不離往懷收轉半個圈為之走化也,向他左方伸手使敵身側不得力,我為順,人為背,黏他不能走脫矣。昔有一軼事,有不法和尚善頭者,與一人較,人知其用羊抵頭之法無敵焉,甚懼。其人見和尚新剃頭,忽想一法,去屋用濕毛巾一條仿焉。和尚施其法,此人用濕毛巾摔搭頭上往下一拉,和尚隨倒,是即以柔克剛之理也。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今同志知其柔化,不知急應之法,恐難與外功對敵。急,快也。緩,慢也。如敵來緩則柔化跟隨,此理皆明。如敵來甚速,柔化烏能取哉?則用太極截勁之法,不後不先之理以應敵。何為“截勁”?如行兵埋伏突出截擊之。何為“不後不先”?如敵手已發未到之際,我手截入敵膊未直之時,一發即去,此為迎頭痛擊。動急由急應,此非真傳不可。

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與人對敵,如推手或散手,無論何著數,有大圈,有小圈,半個圈。陰陽之奧妙,步法之虛實,太極之陰陽魚,不丟頂之理,迴圈不息,變化不同,太極之理則一也。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著者,拳式也。今同志專悟懂勁,故不能發人。先學姿勢正確,次要熟練,漸學懂勁。古人雲:“不揣其本而其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樓。”此句先求姿勢後悟懂勁,不難而及神明。神明言拳精巧。豁然貫通,即領悟得拳奧妙,能氣行如九曲珠,太極理通焉。非久練久熟,何能及此境耶?!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
頂者,頭頂也,此處道家稱為“泥丸宮”,素呼“天門”。頂勁非用力上頂,要空虛,要頭容正直,精神上提,不可氣貫於頂。練久眼目光明,無有頭痛之病。丹田在臍下餘,即小腹處,一身元氣總聚此地位。行功如氣海發源,環流四肢。氣歸丹田身與氣不偏倚。如偏倚,猶磁瓶盛水瓶歪倒,則水流出矣。丹田偏倚,則氣不能歸聚矣。此說法佛家稱“舍利子”,道家稱“練丹”,如此練法氣壯多男,工夫外有柔軟筋骨,內有堅實腹髒,氣充足,百病不能侵矣。

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隱者,藏也。現者,露也。隱現之法,與人對敵,猶神明難測之妙。如敵來擊至我身,我身收束為忽隱,使敵不能施其力;如敵往回抽時,我隨跟進為忽現。敵不知我式高低上下,無法敵當我手。練太極如河中小船,人步臨其上,必略偏忽隱,又裹步必隨起,忽現,猶龍之變化,能升能降,降則隱而藏形,現能飛升太虛與雲吐露。此理言太極能高低,隱現即忽有忽無之說。重者,不動也。與人對敵,不動可乎?如用拳必以身體活動,手腳靈捷,然後可以迎敵。敵如擊我左方,我身略偏虛無可逞;擊我右方,我右肩往收縮使其拳來無所著,我體靈活不可捉摸,即左重左虛,右重右杳。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彌長,退之則愈促,
仰為上,俯為下。敵欲高攻,吾即因而高之而不可及;敵欲押吾下,因而降使敵失其重心。與己說,仰之彌高眼上看,心想將敵人擲上房屋;俯之彌深,想將敵人打入地內。班侯先生有軼事,六月某日在村外(即北方收糧地方)場乘涼,突來一人拱手曰:“訪問班侯先生居處。”答:“吾即楊某也。”其人疾出大食中三指擊之,班侯師見場有草房七尺高,招手說:“朋友,你上去罷。”將其擲上,又言:“請下罷,速回醫治。”鄉人問曰:“何能擲其上?”曰:“仰之彌高。”鄉人不解其說。北方有洛萬子從學焉,習數年,欲試其技。班侯師曰:“將你擲出元寶式樣可乎?”萬笑曰:“略試之。”較手如言,兩手兩腳朝天,右胯著下如元寶形,入地不能,將胯摔脫矣。醫好,至今腿略顛跛。此人拳甚好,其人至今還在,常曰:“俯之彌深,利害極矣。”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練工久感覺靈敏,稍有接觸即知。猶如一鳥毛之輕,我亦不馱,蠅蟲之小亦不能著落我身,即便著落琉璃瓶內,光滑不能立足,我以化力,將蠅蟲分磋矣。如此可謂太極之功成矣。昔班侯先生有一軼事,六月行功時,常臥樹蔭下休息。或有風吹一葉落身上不能存留,隨脫流而落地下。自常試己功,解襟仰臥榻上撚金米(即小米)少許置於臍上,聽呼一聲,小米猶彈弓射彈一樣,飛射瓦屋頂相接。班侯先生之功可為及矣,同志宜為之。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與人對敵,不出有一定架式,使敵無處入手。如諸葛用兵,或攻或守,敵莫能預測。諺雲:“不知我葫蘆賣的是什麼藥。”敵不知我練太極有審敵之法,如搭手素熟懂勁,我手有靈動知覺,敵手稍動我早知來意,隨手湊巧以發即出。如離遠用審敵法,以望即知其動作。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此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雖拳類繁多,各門姿式用法不同。總而言之,蓋注重手快力大則一也。此種說法,人生就有,非學而得也。各拳著名人亦甚多,但未有太極之理之精微奧妙也。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聖人雲:“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學藝能無力打有力,手慢勝手快,以巧治敵,能使人實地心服,亦不愧學藝之苦心矣。練太極能引進落空,雖千斤力無所用矣。能靈活才有落空之妙,能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之妙得矣。昔有一軼事,京西有富翁莊宅如城,人稱為“小府張宅”。其人愛武,家有鏢師三十餘人。性且好學,聞廣平府楊祿禪名著,托友武祿青者往聘。及請至,張見其人瘦小,身未五尺,面目忠厚,身衣布衣,遂招待其禮不恭,宴亦不盛。祿禪先師會意,遂自酌自飲不顧其他。張不悅曰:“常聞武哥談先生盛名,不知太極能打人乎?”祿禪知謙不成,遂曰:“有三種人不可打。”張問:“何為三種?”答曰:“銅鑄的,鐵打的,木作的。此三種人不容易打。其外無論。”張曰:“敝舍卅餘人,冠者劉教師,力能舉五百斤。與戲可乎?”答曰:“無妨一試。”劉某來式猛如泰山,拳風颼聲。臨近,祿禪以右手引其落空,以左手拍之,其人跌出三丈外。張撫拳笑曰:“先生真神技矣。”遂使廚夫,從新換滿漢盛宴,恭敬如師。劉力為牛,不巧安能敵手。由此知彼顯非力盛,之能為功也。

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七八十歲為耄耋,能禦眾人,指練拳言。不練拳,即年壯,敵一二人難矣。用功人自學拳日起,至老未脫功夫,日久筋骨內壯,氣血充足,故七八十歲能敵眾人。猶戰定軍山,老黃忠言:“人老馬不老,馬老刀不老。”其言甚壯。練太極拳人老精神不老,能敵多人,概此意也。昔建侯太師遺事,有日天雨初晴,院泥水中一小路,可容一人行,門生趙某立其間觀天,不知老先生自屋出,行趙後焉,欲為戲,伸右膊輕輕押趙右肩上,趙某覺似大樑押肩,身彎曲側坐,移出路。老先生笑而不言,行出。又一日,足立院中,言與眾捕為戲。有門生八九人齊擁上來,見老先生幾個轉身,眾人齊跌出,有丈餘的,有八九尺遠的。老先生年近八十,耄耋禦眾,非妄言也,快何能為?此快字言無著數之快謂之忙亂,忙亂之快無所用矣。非快不好,快而有法然後可用矣。

立如平准,活似車輪,
立如平准,即立身中正不偏,方能支撐八面,即乾坤坎離巽震兌艮,即四正四斜方向也。活似車輪,言氣迴圈不息。古人雲:“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腰如車軸,四肢如車輪,如腰不能做車軸,四肢不能動轉,自己想使車軸轉,可多澆油腰軸,油滿方好。同志細細體會,自得之,勿須教也。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前說有車輪之比,猶如用一腳蹬輪偏,自然隨之而下。何為“雙重”?猶如右腳蹬上右方,左腳蹬上左方,兩力平均自滯而不轉動。此理甚明,勿須細說。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最淺解說,同志得許多宜處。譬如有幾人練太極日日用功五六年,與人較,反被敵制。同志問曰:“你用功五六年,可為純工矣。何其不勝?請表演十三式觀之。”見其練法騎馬坐襠握拳怒目咬牙,力大如牛,氣也未敢出,此為雙重練法。同志笑曰:“尊駕未悟雙重之病耳!”又一人曰:“我不用力練五六年,為何連十歲頑童也打不倒?”同志請演十三式,見其練法毫不著力,浮如鵝毛,手足未敢伸,眼亦未敢開大。同志笑曰:“尊駕為雙浮誤矣。雙重為病,雙浮亦為病眾笑曰:“卻實練法,何能得之?”

欲避此病,
雙重雙浮之病。欲避此病,現今易耳。有此拳書容易知之。此書閱法先閱一遍,拳理甚多,不能一閱就全懂。日後可練十日拳閱一日書,慢慢此書功效大著矣。如有一節悟明料難,可問高明老師可也。

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陰陽即虛實,總而言之,粘連走化懂敵之來勁。前解甚多不必多敘。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能懂敵之來勁,加以日日習練,即久練久熟之意。揣摩就是悟想老師教的使用法,極熟,出手心想即至,從心所欲得之矣。

本是舍己從人,
與敵對手,知要隨人所動,不要自動。吾師澄甫先生常言由己則滯,從人則活。能從人便得落空之妙。由己不能由己,能從人就能由己。此理極確實,極奧妙。同志功夫練不到此地位,恐不易知耳。此說極明顯,佛經雲:“我說牛頭有角,”即明顯之意也。

多誤捨近求遠。斯謂“差之厘毫,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與敵對手,多是不用近,而用遠。靜以待動,機到即發為近;出手慌忙,上下尋處擊敵為遠。太極之巧,分寸之大,厘毫之小,所以不可差也。如差厘毫,如千里之遠。練拳對手同志不可不注意焉。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6.htm

6 / 名家(來源漏作者)注《太極拳論》
王宗嶽是清幹隆年間的山西人 ( 故稱山右 )1792年他在河南洛陽教書,1795年在河南開封教書。他的武術著作有《太極拳論》一篇,解釋長拳和十三勢內容的殘稿一篇,修訂了《打手歌》一篇和《陰符槍譜》,共四種。
《太極拳論》以太極兩儀立說;解釋"十三勢 "以八卦、五行立說;《陰符槍譜》以陰符立說。陰指暗,符指合,故陰符意為"靜處為陰動則符 ",正如陰符槍法的原則 "靜如 處女,動如脫兔 "。王宗岳少年時讀過經史,也讀過《內經》、《道德經》及兵法等書,兼通擊刺之術 ( 擊劍、刺槍 ) ,槍法最精。
《太極拳論》實際上是概括性很強的總結推手經驗的論文,它所依據的理論是我國古代哲學樸素的陰陽學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以此作為太極拳的基本理論,就使太極拳在廣泛流傳中不致練成剛拳、硬拳,也不致練成柔拳、軟拳,而是大家公認的有柔有剛、剛柔相濟。這應該說是《太極拳論》的主要貢獻。
下面,對《太極拳論》逐句逐段試作解釋。

 ()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
所謂太極,古人"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一也" ( 《易繫辭》)。這是我國古代的天體演化論,把太極形容為陰陽兩氣,混沌未分。也有人解釋"太極"是屋中最高處正樑的中心,意為最高、最中心的東西。
 (太極圖)呈圓形,內含陰和陽兩個半弧形的類似魚形的圖案。太極拳採用這個名稱,象徵著太極拳是圓轉的、弧形的.剛柔相濟的拳術。
‥無極而生 " ,周敦頤 ( 10171073 )所著《太極圖說》說 :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王宗嶽說 : "太極者,無極而生",是根據《太極圖說》而立論的。
‥陰陽之母也"意指陰陽兩氣包含在"太極"之中,所以說"太極" "陰陽之母 "

 ()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古人認為太極是一個混圓體,包含陰陽兩氣。動時這個混圓體就起變化,分陰分陽,所以說太極生兩儀,亦即"動之則分"。靜時仍然是一個混圓體,陰陽變化雖然相對靜止,但陰陽的道理完全具備,所以叫做"靜之則合"
上面五句話,講的是太極拳的理論。下面就根據這種理論來闡明太極拳推手的要領,方法
太極拳創造於清初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左右,創造人是明末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他寫的太極拳的原始理論《拳經總歌》有 :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 "兩句話,王宗嶽據此進行了發揮。

 () "無過不及,隨屈就仲"
推手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來屈伸進退,要隨看對方的動作而採取攻防動作,不可主觀,不可盲動,要隨對方的屈伸而屈伸,人屈我伸,人伸我屈,要和對方的動作密切不離,不要過與不及,要不頂不丟; 對方進一寸,我退一寸 ; 進一分,退一分。退的少了成為"",退的多了成為" "
‥直來橫去,橫來直去"是武術各流派的共同經驗,太極拳推手還有形象上纏繞絞轉的"粘隨"特點,可練習皮膚觸覺和內體感覺,以利瞭解對方的動向、力點和快慢,作出判斷來克制對方。這比單憑目力來判斷對方動向的拳種,多了一種偵察能力"聽勁 "

 ()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
推手時要放鬆,攻和防都如此,逐漸練出一股"柔勁"來。剛勁好象一根硬木頭,堅實但變化少。
柔勁好比鋼絲繩,變化多。俗語說軟繩能捆硬柴。但從理論上講,柔能克剛,剛也能克柔。
單純的柔是不夠用的,太極拳主張"柔中寓剛""剛柔相濟",粘與走都要以柔為主,柔久則剛在其中,人以剛來,我以剛去對抗,這是兩方相抗,不是"引進落空""借力打人"的技巧,而應該"人剛我柔"地把對方力量引開,使之落空不得力。
所以學太極拳推手一開始就要放鬆,心身都要放鬆。對方剛來,我總是柔應,便對方不得力,有力無處用,這叫做"走化",目的是我走順勁,造成有利於我的形勢,使對方走背勁,造成不利於對力的形勢。
當對方來勁被我走化形成背勁時,我即用粘勁加力於其身手,使之陷入更不利的地位,從而無力反擊。粘好象膠水、生漆粘物一樣,粘走相生,剛柔相濟,這是推手的重要原則。
""這個字,是三百餘年前俞大猷、戚繼光等提出來的,武術書上最初見於明朝俞大猷的《劍經》,在他的對打棍法(不是套路的對打)中有時用粘字。到清初,太極拳推手就完全用粘勁,於是""的用途日廣。
練粘可使人的反應變快,觸覺靈敏,所以能做到隨對力來勁粘走相生,克敵制勝。

(五)、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動作快慢要決定於對力動作的快慢,不能自作主張。首先,手臂放鬆,觸覺靈敏,才能急應緩隨,處處合拍。只有觸覺靈敏了,才能做到"彼微動,已先動 ",才能制人而不為人所制。 ?

 ()"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動作雖然千變萬化,而粘走相生,急應緩隨的道理是一貫的。

() "由看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
這是太極拳推手功夫的三個階段 :即著熟、懂勁、階及神明。
著是打法、拳法、拳勢,譬如看棋。中國武術各拳種的 ,就是各個不同的" "聯貫組成的,每""都有它的主要攻防方法和變化方法,錯綜互用,這就稱作 "拳術" "拳法" "拳套"不講技擊方法的套路,稱作體操、舞蹈、導引或八段錦。有些拳種只講姿勢優美,實 用性差,稱作花拳繡腿,是表演藝術性的 武舞(講究實用性的稱作武藝 ) 練太極拳推手,首先是身法、手法、步法.眼法和每勢的著法(攻擊和防禦的方法)要練得正確、熟練;特別是練拳架,首先姿 勢要正確,拳套要聯貫熟練和呼吸配合好。然後在推手、散打中進行試用,捉摸每個著法用得上, 還是用不上 ;用上了,用勁對不對等。這是前人教太極拳的次序,即首先要懂得每勢的著法和變化,不可瞎練,漫無標準地劃圈。
著法練熟即可逐漸悟出用勁的粘隨.剛柔、虛宜、輕重以 及屈中求直.蓄而後發等道理。現在有些人學推手好談懂勁,但不研究著法,這是跳班、越級的方法。只追求勁,不講求著法,往往無從捉摸,不著邊際。因為, "勁附著而行,勁貫著中",著法如果不從實際出發,舍近就遠,勁也就隨著"看法"而失去 應有的作用。
懂勁以後,著法的使用才能巧妙省力。著法和懂勁都要和呼吸自然結合,不屬拳法的動作不可能結合呼吸,例如兩個吸或兩個呼湊在一起的動作就不可能結合呼吸。
懂勁品質愈高,推手時威脅對方的力量也越大,著法的 使用也更能得機得勢。 懂勁主要是從推手實踐中悟出來的。只練拳不練推手,對懂勁是談不上的。想像出來的懂勁,一接觸實際就不行。
"階及"意即逐步上升,亦即臺階、梯子,須一步一涉 爬上去。 "神明 "意即神妙高明,隨心所欲,形成條件反射,熟能生巧。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這句話,總的意思就是踢、 打.跌、摔、拿等著法熟練後,逐漸悟出 ""貫看中的技巧,掌握"" 這個總鑰匙, 不求用著,而著法自然用得巧妙,最後達到 "妙手無處不混然" 的程度。

 (八)、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用力 "系指練功夫,不是指用力氣。全句意為 : 不經過勤學苦練,就不能豁然貫通忽然完全悟解 )
堅持練拳推手,鑽研掌理,會有好幾次"豁然貫通",功夫是沒有止境的。青年時期、壯年時期和老年時期,各有一次或多次對拳理的"豁然貫通"。通過向有經驗的師友學習、交流和反復研究掌理,功夫才能練到自己身上,對療病保健,增強體質才有幫助。
太極拳發展至今,主要的傳統套路有陳、楊.武、吳、孫等五式,陳式還有老架.新架和趙堡架三種,都是講究每勢的著法的。傳統套路都有這種講究著法、運氣的特點。
懂得著法,拳套才容易練正確,不致練得千奇百怪,也才能和呼吸結合得好, "氣與力合",療病健身的效果較高,又可節省練拳的時間。

 (九)、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
"虛領頂勁"意為頭頂要輕輕領起往上頂著,便於中樞神經安靜地提起精神來指揮動作。
關於氣沉丹田,說法不一。這裡可能是指腹式深呼吸,吸時小腹內收,隔肌上升,胃部隆起,肺部自然擴張。呼時小腹外突,隔肌下降,胃部復原,胸廓自然平正。身心兼修,內外並練,著重在內壯,這也是被稱作"內功拳 "的太極拳的一個特點
"氣沉丹田"不可硬壓丹田,也不可一味"沉氣",而要"氣宜鼓蕩",並且練拳時的腹式呼吸只能用逆式,不能用順式。順式是吸氣時小腹外突(氣沉丹田),呼氣時小腹內收,結合在拳套內就只能始終 "氣沉 丹田",有降無升,所以一定要用逆式
如果用順式腹式呼吸,對練拳推手都是無益的,因為攻的動作都要借地面反作用力,必須氣沉丹田,勁才能往前發。那能有勁要往前發,而呼氣時小腹卸內收之理?
逆式深呼吸是引進時吸氣,小腹內收 ; 發勁時小腹外突,氣沉丹田。
內功拳種的"形意" "八卦" "南拳 " "內家拳",都是用腹式逆呼吸的。
王宗嶽高度概括了太極拳的理論(那時只有陳式太極拳一種,沒有流派),對呼吸運氣只講了一句 "氣沉丹田 "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基本上概括了太極拳對立身中正.鬆靜自然地運氣練拳和推手的要求。

 (十)、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不偏不倚"是說身體姿勢不要歪斜而失去中正。不偏是指形體上、神態上都要自然中正,不倚是不丟不頂,不要依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平衡,而要中正安舒,獨立自主。
"忽隱忽現"是說行氣運勁要似有宜無,忽輕忽重,虛宜無定,變化多端,使對方難於適應顧此失彼。

 ( 十一)"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承上文,既要做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還要做到,對方從左方用力攻來,我左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不與頂抗,使來力落空 ;如對方從右方用力來攻,則我右方虛而化之,虛而引之,也不與頂抗,使來力落空。這就是不犯雙重之病。
練到處處能虛而化之,虛而引之,就是棋高一著,從而使對方縛手縛腳。
" " " "都是不可捉摸的意思。

 ( 十二)"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
""字作"更加"解釋。我運用粘化劃弧的引進落空的方法,對方往上進攻,我高以引之,使有高不可攀,腳跟浮起,淩空失重的感覺 ;如對方往下進攻,我低以引之,便有如臨深淵,搖搖欲墜,愈陷愈深的感覺 ;若對方前進,我漸漸引進,便其摸不到我身上,有進之則愈長而不可及的感覺,經我粘逼進攻,對力越退越感覺不能走化。
這四種情況都是粘走相生,不丟不頂我順人背,我得機,得勢,彼不得機、不得勢而出現的。
上述推手技巧只要認真實踐,人人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但這種推手技巧可說是無止境的,因之可說是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健身防身的技術。
推手雙方功力相等,不容易發揮出這樣的技巧,如果差距大了 ( 例如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技巧等相差大了 ),這種高級技巧就會顯示出來。

( 十三)"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如我,我獨知人 "
這是形容觸覺、內體感覺的靈敏度極高,稍微觸及,便能感覺得到,立即走化。功夫練到技術高了,便能做到:一恨雞毛,一隻蒼蠅或一隻小蟲輕輕觸及人體任何部位,都能感覺得到並立即有行動對付 ;在推手時,便能做到他不如我,我能知他。

 ( 十四)"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這句說明王宗嶽是唯我獨尊的。他生於二百多年前,那時,中國武術家還認為近身搏鬥技巧在戰場上還能發揮決定性的作用。

( 十五)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 "
這種拳術技巧的門派是很多的,它們雖然姿勢動作不一樣,但不外乎是力大打力小,手腳快打手腳慢。

 ( 十六)"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 ( )"
所謂有力打無力,大力勝小力,手快勝手慢,都是先天賦有的本能,不是學出來的。看來,這兩段話,有宗派觀點,有形而上學的論點。說其它拳種是.旁門 ",而自己是正門,是正宗,這確是宗派觀熱。
力大勝力小,有力打無力,手快打手慢,是一種規律,但力量和速度也不是先天自然之能,也需要學習鍛煉才能加大力量,加快速度。因此, " 關學力而有( )"這句話是錯誤的。
太極拳從名字的含義來講是有柔有剛,有輕有重,有快有慢,既要棟習。四兩撥千斤",又要練習"混身合下力千斤",所以單純強調一方面,就有片面性,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

( 十七)、〝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 ; 觀耄耋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打手歌) 裡有 "四兩撥千斤"一句話,顯然不是用大力來勝人; 看到年紀耄 (意為七,八十歲)或耋(意為八、九十歲)的人還能應付眾人的圍攻,取得勝利,可是老人體力比較差,動作此較遲鈍,還能禦眾取勝,說明""也不一定能取勝。
過去認為《打手歌》是王宗嶽的作品,有人從拳論中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 "的。察 "字來判斯《打手歌》是王宗嶽以前人的作品,這是很對的。後來核對了陳家溝原有的四句《打手歌》,才斷定現在六句的《打手歌》是經過王宗嶽修訂的。
這四句話是強調小力勝大力的技巧作用。

 (十八)"立如秤准,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始終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秤准一樣;身手圓活如車輪旋轉.,不但不受來力,還能把來力拋出去;無論來力多麼直大,要粘著走化,不要頂抗,如果粘著處放鬆走化不受力,這叫做"偏沉 ",能做到 "偏沉 ",就能順隨,使對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無處用,推手時要避免兩方相抗,如果兩方相抗,不能夠‥偏沉則隨",動作就會滯鈍,結果還是力大者勝力小者。

 ( 十九) "每見數年鈍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常常見到勤練太極拳推手多年的人,不能很好領會"懂勁 ""粘隨走化"的道理,往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這都是用力頂抗,犯了雙重" 之病而不自覺所致。
王宗岳這段話是在二百年前講的,那時候太極拳不作為老弱病人練的拳,而是體格強壯者練的拳,他們不懂雙重之病,不能制人,大都為人所制。而現在練推手的大都是力量不大的人,基礎薄弱的人,加上不懂"雙重"之病不懂著法,難怪有些練摔跤的人或練拳又硬又快的人說.一般練太極拳的是豆腐架子。

 (二十)"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要避免這個"用力頂抗,不能走化"的毛病,就要懂得陰陽的變化。陰指柔、虛、輕、合、蓄勢、吸氣等 ;陽指剛、實、重、開、發勁、呼氣等。
粘逼中隨時可以走化,所以粘也是走;走化中隨時可以轉化為粘逼,所以走也是粘。
有開有合,開中有合,合中有開;有虛有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這樣虛實、剛柔、開合.變化靈活,才可以使對方顧此失彼,不知所措,應接不暇,處處被動。陽剛不能離開陰柔,陰柔不能離開陽剛。
有陰有陽,有虛有實,有柔有剛,陰陽相濟,虛實頁互變,柔剛錯綜,才算是懂勁。

 ( 二十一)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勁以後,粘走相生,越練越細巧精密,一面實踐,一面多思考,常常默想捉摸其中道理,學思並用,就能逐漸做到從心所欲,身手更為輕靈,威脅力更大,搭手即能判斷對力力量的大小、長短、動向、快慢,依著何處即從何處反擊。

 ( 二十二)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推手本來是舍己從人的技巧,順應客觀規律,不自作主張;如果自作主張用固定的手法,逆客觀規律,必然會出現丟、頂、硬撞,不能引進落空,反而引進落實,造成失敗,這是多誤於捨近求遠。差之毫釐,結果是謬之千里。
練拳、推手也是這樣,學的人要詳細辨別這個道理。
原文:http://www.ystjq.com/jd015.htm

7 / 《太極拳論》/ 作者 總之
一、原文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應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所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二、解析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太極”一詞初見于《周易.繫辭》一書。既“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裡的兩儀即陰陽,太極則以陰陽為內涵,是衍生天地萬物的本源。古人認為:陰陽是人體內在之本,主宰人體的生命運動,人體的肢體運動歸源於人體內在的陰陽運動。二者即為表裡。

太極拳家認為:太極是一切的原動力,宇宙既有太極,人體也有太極,而且人身的腹部就是太極。《太極十三式歌》中“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間”,說的就是中醫學說中人體陰陽本位的所在。由此化轉為外在形式即太極拳中動靜、剛柔、虛實、開合等對立統一狀態,與陰陽學說的陰陽消長、轉化規律也是一致的。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分,指分開、分界。意指運動時陰陽之間分明的主次關係,即陽為主導,陰為輔助,彼此消長。靜,相對運動而言,是暫時性的。合,指陰陽之間一種相對的平衡狀態。而不是合二為一或合歸為一體。陰陽本是矛盾,彼此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其中一方不能脫離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如把“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理解為運動時陰陽分開,靜止時陰陽兩者就合歸於一體,這樣就否定了陰陽之間即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關係,於此就沒有陰陽可言了。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陰陽學說之根本法則,是陰陽平衡轉化規律。“無過不及”是說動作要適度,不可因過度而破壞平衡。“隨曲就伸”是說平衡的要領和方法。總之要遵循陰陽平衡轉化規律,即在運動中求平衡,在平衡中求變化和發展。

【剛我柔謂之走】剛,指強力、剛勁。走,指化走來力、使來力落空。此句意為不要以強力與對手正面抗衡,應順勢引入來力使其化解;同時也為我防守反擊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柔的方法和目的。

【我順人背謂之‘粘’】順,指順應、順隨。背,指被迫、不順。粘,指近身、貼靠。粘法之術是太極拳術中以柔的方式化解來力的方法之一,共“沾粘連隨”四法。這裡粘則代表四法,為總稱。粘的目的是為了走,是走的前提,二者為因果關係。即粘是因,走是果。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是太極拳以他人為中心、以我為順隨既舍已從人的行拳策略,是其“以靜制動”、“後發制人”之主旨的需要,為其服務。

【雖變化萬端,而理應一貫】這裡的變化指二個方面:一是對抗雙方各自所處的形勢的有利或有弊,以及主動與被動等變化。二是對抗雙方各自著勢的變化。這兩個變化在技擊中固然是存在的,而且隨時隨地都在發生著,但不管它如何變化,而太極拳術“以靜制動”、“以小勝大”、“後發先至”的行拳策略則不應其變化而變動和改變。所以動急要急應,動緩要緩隨。太極拳術趁其勢借其力、以柔克剛、後發先勝的絕妙之處就在於此。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著熟,指著勢和招法的熟練程度。懂勁,指勁力的規律。神明,意指象神一樣自由自在、出神入化。貫通,指一通百通、全面通曉。此句意在告戒:通曉太極拳勁力之路就在於一著一勢的勤學苦練和細心揣磨,這是不可逾越的必經之路,除此無其它捷徑可走。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領,指頸部;虛領,指頸部自然放鬆。氣,指人體內氣。丹田,即穴位,位於人體臍部。太極拳家認為:“頂勁,頭容正直,神貫頂,不可用意,用則項強,氣血不能流通,須有虛領自然之意”(楊澄甫《太極拳術十要》)。而氣沉丹田,氣血將充實於下,下體堅實,重心穩固。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左重和右重在此處有三種含義:一是指身體的重心在左側或右側;二是指左側或右側的處境重要、緊急;三是左右兩側同時處在不利狀態,但相比之下左側或右側比另一方更重要。本文所譯概括了這三種含義。如不加背景而從字面上把它理解為:我左側的肢體如感重意,就將左側肢體變虛;我右側的肢體如感重意,應將右邊之重隱去(重心隱不去,只能移到左邊)。顯然這種沒有前題條件的移來移去的做法是相互矛盾的,沒有意義,實際中讓人無從理解和操作,這樣理解必然是違背原文本意的。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 彌,為滿、更加之意。仰,指身體仰起的姿態。俯,指身體下低的姿態。仰和俯是指我的姿態,而不是對手。不能把此句理解為:對手仰攻而我就升高,對方俯襲而我就落低。仰攻是從下向上的攻擊方式,而我的身體就此升高,那正中對手下懷。俯襲是從上向下的攻擊方式,意為俯衝,而我的身體就此落低,結果必是自投絕境,不打自趴無退路可走,如此拙劣之法不會是原文本意。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進,指進擊、攻擊。長,指攻擊的進程。退,指退卻、退守。促,指短暫、快速。意如譯文。同樣,進與退是接應上文指我的戰術策略,而不是對手。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此句以比喻的形式對“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進行約束和補充。而這不是說:衡量敵勁輕重的準確性,不可有一根羽毛份量的誤差;感覺的敏銳程度,要使蒼蠅、蚊蟲都落不到我的身上。因為,如此高精端的拳術技能不僅常人做不到,大師們也做不到,然而即使做到,那麼在瞬息萬變的技擊過程中也沒有實際意義。如果認為此句只在藉以形容,這不僅上下語意不對,而且這種不客觀不現實的形容即而成為誇張和玄虛,有悖於太極拳理。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敵,蓋皆由此而及也】英雄,指長勝不敗者,不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受尊重和敬仰的人。蓋皆,指全部。及,指達到。太極拳法講究的是內動。所謂內動是內氣、內臟、深層肌纖維及由身體重心隱藏的運動。而外動則是由內動的主導及帶動下而發生的,拳家有“內不動,外不發”之說。正是由於我的的意圖和著勢隱蔽於內,不易被對手察覺,所以“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就在情理之中了,固而知彼知己長勝不敗。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斯技,指拳術。旁門,指其它拳派。中國拳術分內家與外家兩大派系。內家以太極、八卦、形意為代表;外家以少林拳為代表。二者在表現形式上:內家主靜,形式上柔和平靜,神氣內合;外家主動,動作上神氣逼人,動作迅速。內家以柔為主,柔中有剛;外家以剛為主,剛中有柔。在技擊原則及方法上:內家強調以靜待動,後發先至;外家要求動中取勝,先發制人。內家講發放是指發放對手之勁,將控制的對方之勁向放箭一樣發出(打擊是打對方的身體);外家拳用局部肌肉伸縮的力量打人,其特徵是局部肌肉緊張,可將人一拳擊倒,但很少將人打出丈外。內家拳整體發力打人,其特徵是局部肌肉用力很小,便可將對手輕易發出丈外。這裡旁門指外家而言,並把力量和速度作為其主要的特點和特徵。

【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所有為也】這裡“有力打無力”是單純就力量本身而言的,所以“打”代表對比之意,當優於講,而不是打擊或打敗之意。“手慢讓手快”是單純就速度而言的,“讓”代表對比之意,當不及講,不代表讓給或輸給。“先天自然之能”是針對力量和速度本身而言的,其意思是人體自然條件的本能作用。如解釋為“人的天賦自然的本能”那就錯了,因為人的力量和速度在後天是可以改變的。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此句以兩個現實例子為實據,說明單純的力量和速度在對抗中並非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進而說明掌握和利用勁力的規律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這並不否定最終在決勝點上力量和速度將起著根本性的作用,這只是不主張一味地追求力量和速度,而主張借敵之力為我之力,借敵之勢為我之勢,借敵之速為我之速。這是我之力量和速度的來源。

【立如秤准,活似車輪】秤准,指象秤稱東西一樣平穩精准。對此還有一種“立如平准”之說,解釋為“立身要象天平那樣中正不偏。”二者的意思雖大同小意,但求證起來,“平准”一詞應是後人筆誤。在原著作者王宗岳所處的清乾隆年間,民間還沒有天平這種外來洋物,很難想像當時會有對此所指的“天平”一詞,也很難想像作者會用一件人所不知的東西來作此通俗比喻的。“立如秤准”應是原著之詞。

【偏沉則隨,雙重則滯】偏沉,指身體的重心偏於一側。雙重與偏沉相對應,指身體的重心落實於雙腳。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目的是要永遠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此句是對虛實轉換最基本的要領和規律的總概括。對“雙重則滯”還有一種解釋:你以重力打來,我以重力相應,兩力相頂即為雙重,由此我的“勁路發生重滯而停頓了。”這種解釋有失偏頗。因為既然是雙重,結果也必然是雙滯,即是我滯你也滯的平手,因而就談不上原文後面“率皆自為人制”的問題。再有兩力相抵,是“有力打無力”,力大則勝,所以如果我的力大就談不上滯的問題;反之如果我的力小,結果應是敗也不是滯。《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中說:“切記兩足在前弓後蹬時,不要全然占煞,應該分清一虛一實,否則即成雙重之病。”《太極拳說十要》中說:“虛實能分,而後轉動輕靈,毫不費力;如不能分,則邁步重滯,自立不穩,而易為人所牽動。”對此大師之言講的也是身體的重心與靈活和遲滯的關係,而不是所謂的兩力相抗。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純功,指苦功。運化,指操作和應用。人制,指被人牽制,失去靈活和主動。此句指出雙重之病的後果及原因,是對前面“偏沉則隨,雙重則滯”的概括和總結。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粘與走的關係:粘是走的因,走是粘的果;沒有粘就無所謂走,沒有走也就無所謂粘。二者對立統一。太極拳術以陰陽平衡轉化規律為原理,強調以陰陽互根、陰陽消長、陰陽轉化作為解釋和規範拳技的基本理法。所謂陰陽互根,是說陰陽二者各自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即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太極拳中動靜、剛柔、虛實、開合等對立統一狀態,都是以互為前提而存在的,沒有其中的一方就沒有另一方。所謂陰陽消長,就是說太極拳的每一動作都是陰陽對立的,始終處於此強彼弱、此弱彼強的變化狀態。太極拳把“唯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是妙手”作為陰陽之間相互消長的最佳比例,這樣可以永遠保持自身的平衡和穩定。所謂陰陽轉化,就是依據機勢變化來調整我的姿態變化,以其順應機勢而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和穩固。技擊中“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你進我退、沾粘連隨”等技法和策略,都體現並符合于此陰彼陽、相互消長、交替變化這個原理。這是太極拳“一陰一陽之謂拳”、“順陰陽而運動”的根本理法。因此太極拳家主張:“習太極拳者,須悟太極之理,須明陰陽相濟之義”。這是習拳者懂得勁力原理和規律的前提和基礎。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舍己從人是太極拳術的主旨及行拳法則。其含義就是以他人為中心,以我為順隨。即在技擊中由他先行出招,發力來攻,而我以後手順隨引入使來力落空,我的任務和使命是在其勁路後面的著力點上,猛然地加以助力擊打,使他徹底失衡而被狠狠擊倒或摔出。如此這不是我主動出擊,力量的來源也不於我而在於他,我只是化走了來力而使他失去平衡,然後再以擊打和擊撞的方式加力給他,促使他更加的不平衡,這就是太極拳術的真義所在。縱然,太極拳術有很多攻擊要害的狠著,如“白蛇吐信”、“指襠錘”等,但這些招術往往都是以誘招使用,不狠不毒而不足以讓對手接招,所以這些著勢的運用無不是在先引後化而再發出的,著力點雖然直指要害,但目的不是打擊要害(打擊要害是外家所宣導的招術,有臂力即可,不需要藉以全身和他人之力),而是要通過逼打要害促使對手被迫接招從而改變敵之勁路,然後順勢加以重力擊打將對手一舉發放。但有很多人不解真諦,只看現象不看本質,從而自作主張,搶先逼進,硬打硬拼,這就是不趁其勢、不借其力而“捨近求遠”的拙劣之法。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太極拳的功夫,主要的不是力大手快的拳腳功夫,而修練的是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是修養一種沖淡平和的人生境界。這是典型的作為太極拳理論之基礎的道家思想。所以它從不主張主動攻擊別人,它的拳架設計和各種招式都是以對方先行出招、強勢逼進、巨力打我為前提的。因此對方來的急打的狠,他就將敗的急敗的狠;反之如對方不前來打我,那麼我的太極拳術除強體健身、休身養性外則是毫無派場的。所以太極拳雖然屬於技擊之術,但技擊不是它的目的而是它的防禦手段,如果把目的和手段顛倒處置,那就“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了。“是為論”,即結束語,意為觀點。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aead580100a40m.html



8 / 王宗嶽《太極拳論》全文注解·闡釋
王宗嶽《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①,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我順人背謂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②。由著③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④。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⑤,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⑥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准⑦,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闡釋】
先賢王宗岳以太極立論,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及修煉方法、準則、規矩、規律和攻防功夫藝境昇華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所論述的傳統拳學之宗旨適用于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不獨為太極拳門派的專著。
太極,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易經》天人合一學說中的一個哲學命題。雖然王宗岳先生以太極立名,但如深刻分析其所論的全部內容,則囊括了《易經》天人合一學說中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十精的全部內容。故欲精通王宗嶽《太極拳論》中之深刻內涵及其意義,必須精心研習《易經》,才是方便之門徑。
歷代先賢中,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的理法研究、論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昇華之內容者可謂代不乏人。如無極拳、太極拳、形意拳(兩儀拳)、三才拳、四象拳、五行拳、六合拳、七星拳、八卦拳(掌)、九宮拳(即戳腳拳),皆是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中的哲學命題確立門派、拳種之名稱的。如《易筋經》、《易筋經貫氣訣》《渾元劍經》、《內功真經》、《陳氏太極拳圖說》等傳統武學著作,皆是以《易經》天人合一學說為核心,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的專門著作。可見《易經》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發展、成熟、完善過程中最重要的理論經典之一,用《易經》理論指導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具有千古立法不易、不失的奧妙存焉!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闡釋】
篇中開門見山就以太極立論,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言:太極是一理,太極是一法,太極是一氣,太極是一妙境,太極者道也。按數術論,太極者一也;按性說,太極乃一中也;按象說,乃全體透空之藝境;按法說,太極乃一點子;按境說,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然而太極是由無極之無形無象而來。由此而看,無極從無;太極從有。拳本虛無,但必從有而論之。故王宗嶽以太極立論言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昇華的系列內容。乃以有形有象之法,而論無形無象之拳。張橫秋論拳法二字的精義時說:造乎神者,方稱為法;化乎一者,始謂之拳。這就說出:拳本道,道本一;一者,太極也明矣!
太極乃陰陽之母。因太極、陰陽同存在一體之中,觀看太極陰陽兩儀圖的圖像,則自能感性的認知到(見附圖)。太極為母,乃為一;陰陽為子女,子、女為二。陽性主動,陰性主靜,同在一體中共司動靜,則陽動而陰靜,故太極是陰陽動靜的樞機,即人身內勁、外形相互為用的動靜之樞機。此樞機主要說的是太極一是中的樞機的功能作用。

太極陰陽兩儀圖
傳統拳術中,人為一太極之象,內有精、神、意、氣之陽氣;外有筋、骨、皮、肉之陰形。精神意氣借外形體而修煉成內勁,內勁從氣,其性乃陽,功具神以知來,智以藏往之能力,又具有能柔化外形體以至柔弱無骨之用。內勁其性乃陽是針對自身外之陰形而說的。
太極拳法:一陰,指外形體之拳架之式而言的;一陽,指內勁及其功能而說的。拳訣雲:一陰一陽是為拳,即指內勁、外形匹配合一以至中和藝境之為用,即太極拳法的藝境。故外形體有動靜變化,內勁亦有動靜之變化。外形體的動靜樞機在百會到會陰之垂線的虛中;內勁動靜變化的樞機在丹田氣海。勁形合一而用,有順從、逆從的區別,靜則勁、形合一;動則勁、形分陰分陽,分虛分實,分方分圓,分剛分柔,分開分合,皆在自身太極一體中,自有陰靜、陽動兩儀之運用。應知勁、形歸根、歸中曰靜,根生外發為動之理。
由此而知,神、意、氣、勁、形、中之體用。神為一身之主宰,故神圓;意為神之使者,故意方;氣為全身內外動靜變化的催化劑,無形無象而有大作用;內勁乃修煉而成,其性陽剛故從氣,其體圓從神,但有方之用而從意,聚之內有其形,散則氣化無形,具有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的功能;外形性陰,但外形本身又分陰陽陽主動,陰主靜,是以位置論說,外形體雖方,但有圓之用。故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內勁體圓主動善變不拘而相對的外形體方主靜鎮靜厚載是功夫。就全身內外主從而論,神意主宰著自身內勁、外形合一的攻防之動靜,拳諺雲:意氣君來骨肉臣,就是這個道理。意氣就是神、意、氣、勁的簡稱。
有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王宗嶽以太極論傳統拳術的修煉、建體、至用之基本內容,是在告訴我們道本一,法萬殊的道理。雖以太極論拳,但自身的神、意、氣、勁、形、中之體、用的方方面面都要研究透徹,方可明白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修煉、建體、至用的精髓,體認其真諦而有得。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闡釋】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都存在著自身內的動則勁、形分陰分陽,而又攻防招法的方圓、開合、曲直、剛柔、虛實之用;靜則勁、形合而歸中、歸根而有蓄勢之態。動和靜都要做到攻防招勢的勁、形無過無不及才是功夫。即王薌齋先生所說的勁、形之鬆緊緊鬆勿過正,虛實實虛得中平的功夫。外形自有六合之規矩,內勁自有收發之分寸;外形過則力被人借,對手乘勢用空力法牽引法,皆為過上加過之法,則自身不穩而易失!外形不及,用於攻擊則不到位,無威力以致勝;用於守則防守不到位,起不到自保的作用,皆可被對手所利用。內勁不及是氣不足,則可輕易被對手揉挫結而呆滯;內勁過乃氣是有餘,則易被對方補結而自滯。攻防較技中勁、形兩方面的過與不及,都會造成自己無法做到攻防招法的隨屈就伸,必然會犯頂扁丟抗之四病。要想做到勁、形無過不及,能不丟不頂不扁不抗的粘連黏隨,隨屈就伸之四功境,除自身要外形守疆界,內勁知分寸外,還要在粘走之法中求之,才是正道。

人剛我柔謂之,我順人背謂之。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 
【闡釋】
訣雲:一陰一陽是為拳,說的是自身內勁之陽、外形之陰,是言拳打一陰一陽,說的是人剛我柔,人柔我剛,是說。由此可以明白傳統拳術之體、用有別。因為體非無以立其大本,用非無以徹其元功。故而體、用不可混說。此經文上句言,此句論,條理分明,乃大家之風範。
運用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剛柔相濟的具體方法是:人以剛勢來進,則我以內勁承接住其剛勢,柔化我的外形順其勢以走之,走化時順其對手運動的方向,萬不可有主動改變對手運動方向的意圖,只能改變自己,同時在粘連點後一線運用內勁之剛勢在其後黏而隨之運行,柔之走化之勁勢和點後黏隨之剛勢,都要與對手之勁勢的力度恰到好處,運行的快慢與對手恰如其分,勁、形兩方面都要做到無過不及,則我愈走愈通暢,對手則由主動順暢而不知不覺的就走到受擊的背勢。此乃傳統拳術中自身勁、形一陰一陽運用於攻防中剛柔之一陰一陽的方法。執此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對手動急則急應之;動緩則緩隨之,即老子所說:不敢為天下先在傳統拳術攻防實踐中之精義的體現。此即化、打合一而用的太極拳法。
雖然傳統拳術攻防較技的閃展騰挪拿打踢摔攻防招法有萬般變化之用,然而皆由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一理而貫串之,即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一切修煉、建體、至用的理法術功等方方面面內容,皆由此太極拳之理法而貫串之。這就是《易經》天人合一之理法論拳的價值。
黏為剛,走為柔,剛柔雖是二法,實為接觸的一點施出。孫綠堂大師曾說:太極一點子,即指此柔走粘剛之一點。一點者,太極也;粘走者,兩儀也,兩儀即陰陽、剛柔、動靜。因為太極乃陰陽之母、動靜之機,故傳統拳術攻防功夫達到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藝境,方為太極之拳法。然而,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者如何才能修煉得功夫上身呢?請看下面前賢的認識。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闡釋】
王宗嶽在這裡提出了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級神明的具體的方法之昇華的序列模式。分出了先要著熟,然後方能懂勁,最終達到神明的練功之順序。
那什麼是著熟,具體內容是指什麼?
如果按照練功步驟說有兩個階段:一為傳統拳術套路中的各種攻防招式,要大的熟而又熟,以此建立自身內的動靜、剛柔、虛實、方圓、開合的攻防機體、機制,此是建體的著熟階段;再通過具體攻防招式的喂手、拆手、拆拳、盤架子(就是盤拳過手)、推手、模擬實戰等修煉方法,體會各種攻防招法的技戰術目的,及各種攻防招法變化的自身內在攻防機制運用攻防法則的能力,要使自身內外通透。再進一步通過盤較,使自身內勁、外形陰陽相濟,實施攻防招法的動靜、剛柔、虛實、開合四者合為一體,時時符合要領,處處合乎法則、規矩,做到自身內外合一,周身一家,此即為著熟攻防功夫階段了。因為此著熟階段,以下乘形拳功夫為主,故曰為:形拳招熟。其攻防功夫藝境描述如下:
形拳招熟的攻防招法之實施,乃至妙變化之自出為基本法則。其式身法忽高起忽低盤,或左閃或右趨,或右閃左趨;似進非進,似退非退;進中退、退中進;近而遠、遠而近,恍惚形如神飛無定。其所實施的攻防招法中有欺詐、誑騙、引誘、驚駭之式;有橫豎、斜直、伸縮、吞吐、折疊、奇正之機,以諸式連合一式而出之,拳打一掛鞭,暴打連環,謂之形拳招熟的藝境。然非身柔若絮、靈活穩准,難以為此也。
可知,形拳招熟的功夫藝境,含有三個內容,一是攻防招法的變化至妙之自出,連而不斷,謂之招熟;二是各種攻防招法齊備,皆能自變至妙而出之謂之招法全運用能力全;三是必須身柔若絮,而又靈活穩准,才能以形攻形,形到後而乃能勝之,將人跌僕於地。
由此可知,形拳招熟的小成攻防功夫藝境,主要完成的是外形體的攻防技術、技巧、功夫之內容。故曰:為成手的入門築基階段。雖曰形拳招熟,亦果能以先天之神為體用,亦足以向機禦變,因變致神明藝境。形拳招熟者,後天之功此又形拳招熟立名之精義者也。要在此形拳招熟功夫的基礎上進一步求懂勁

什麼是懂勁?懂什麼勁?
首先要懂的勁,即懂自己身內的內勁,外形之筋勁骨力的勁力;內勁和外形主從相互為用的勁力關係。明白上述兩點,在做到與人推手、攻防較技時,順隨為法,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粘走不離;形不離勁,勁不離形,內勁、外形剛柔相濟以為用。達到此藝境,是謂之懂勁功夫階段了。因為此懂勁功夫階段,以中乘的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氣、意拳為主,故名之曰:氣、意拳懂勁。其攻防功夫藝境描述如下:
氣(意)拳懂勁,此氣拳,就是意拳,即以意氣君來骨肉臣為君臣主從的拳法,崇尚以意用氣,意即是氣。認為意到氣到,氣到則力到,故尚巧。即以內勁為主,外形為從,賓主分明,中道皇皇。而氣拳的功夫藝境,純以勁形反蓄的陰陽逆從法為法式,採用勁形雙控的機制。自身內由於有了分身法的修煉為基礎,可以自然的做到及形成:形用半,勁用對五,陰陽逆從,勁形反蓄,中土不離位的伏機雙控的攻防機制之運用了。
其特點是:
攻防招法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要在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力也。能潛神熟練,自可時至神知的境界。
文中帶點者的論述內容,就較全面的將暗勁法式陰陽逆從之懂勁階段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特點論說的清楚而又明白了。特別注意的是要將形拳招熟明勁法式之勁形順從的招熟階段之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攻防招法至妙變化之自出的特點和暗勁法式的勁形逆從之懂勁階段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特點之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的特點區別開來。而明勁法式的順從階段形拳招熟所要求的身法功夫是身柔若絮、靈活、穩、准而已;可暗勁法式的逆從懂勁階段所要求的身法功夫卻是身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力也。
逆從法的攻防功夫階段運用攻防招法的機制乃是內氣、外形逆從的伏機雙控之機制,又運用的是不先物為的無為法式,即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為特點,故而在比武較技之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自然圓通活潑而無滯,流暢自然了。拳勢以縮、小、綿、軟、巧為主要形勢,故曰:即之也溫的尚巧者也。
莫要小瞧明勁法式順從之形拳招熟階段的攻防招法至妙變化之自出的特點和暗勁法式逆從懂勁階段的攻防招法含形隨應致變,皆從他力取法為特點之微妙的差異,這是有作法和無為法在攻防機制、法則上存在的本質上的區別。就這一點區別處,是因為適時的轉法而造成的攻防功夫藝境層次和昇華的根本原因。
而此處的手靈妙的含義是指什麼內容而說的呢?這就是指不攖人之力的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的相互為用的攻防能力而言的。就是:
一身之勁,練成一家。分清虛實,發勁要有根源,勁起於腳根,主於腰間,形於手指,發於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於彼勁將發未發之際,我勁已接入彼勁,恰好不先不後,如皮燃火,如泉湧出。前進後退,無絲毫散亂,曲中求直,蓄而後發,方能隨手奏效。
摘自——李亦與畬《五字訣勁整》
能如此而運用者,就是手空靈之精義妙旨爾。這些,就是暗勁功夫逆從懂勁階段的攻防功夫的特點。
由上面分析可以清楚的認識到,著熟是漸漸修煉出來的的功夫,是由自身原來攻防機制的無序,漸修煉到自身內攻防機制的有序;而懂勁是在自身內攻防機制有序的基礎上修煉而悟出來的如何隨機運用內勁、外形之剛柔的功夫。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是由著熟量的積累到懂勁的質變的飛躍過程。懂勁是修煉過程中質變飛躍的產物,修煉得法而勤於思,可能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內就可明顯得體現而顯現得出來,相對而言,著熟的時間就長的多,甚至修煉終生而不能得之。
自身攻防功夫達到氣、意拳懂勁的中乘階段,再由懂勁繼續修煉,由於能自覺的做到行成於思,每日修煉不輟,攻防功夫日新月異,積時日久即可階級神明藝境。何謂神明藝境?前賢多有論說描述,擇其要者而言之:自身全體透空,繼而達到無形無象,雙輕而不近於浮,則為輕靈;雙沉而不近於重,則為離虛。含蓄堅剛而不外施,終柔軟而應敵,以柔軟而應堅剛,使對手之堅剛盡化無有矣!內之虛靈不昧,能至於外之清明,有感而應,不慮而通,不謀而當,發在不發之中,發必中的。此說非用心練拳體悟,經過一段時間的修煉,是不能豁然貫通的。尤其須要經常與他人較技,專門修練地盤的靠法、人盤的肘膝之法而用粘走方法,才能徹底達到神明藝境。才能徹底豁然貫通。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闡釋】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要達到形拳招熟,氣、意拳懂勁,神拳神明之各層攻防功夫藝境,首要的是身法功夫,習拳先要得到身法功夫的要領。王宗岳先生言簡意賅,我以初練者的身法要求說起。
當場一站,將身置在前後兩腿中間,勁勢前三後七或前四後六,功夫漸熟即可陰陽對五。虛胸實腹,心氣沉丹田,即平心靜氣。百會虛領,雙足踩地,領內氣輕靈上升直至百會而有上頂(至頂而止)之勢,前頜微收,暢開十二重樓,是謂虛靈頂勁,即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由百會穴至會陰穴再至兩腿中間,設想為一虛中之軸,久之內有中軸之情景存焉!此即太極一是中之中軸。此中軸一立,自身前後左右不偏不倚,是為身法中正安舒,此即安軸定位法。然後再細緻而求:形用半,勁用對五,陰陽逆從,勁形反蓄,此謂自身勁形不偏不倚,可有勁形的陽遁陰使用于攻,陰遁陽使用於守
左實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一說,即自身手足動轉的開合、方圓變化要做到上下相隨。如右足落地為實,配以右手上起為虛;同時左手下落為實,左足提起為虛。左右手足,反之亦然。果真能如此做到自身中正安舒,外形的手足上下相隨,動轉開合、方圓變化自如,則可有外形、內勁的忽隱忽現的變化之妙用!二說,自身中正安舒,手足虛實上下相隨純熟,動轉開合則應以趨避法用之。若對手攻擊我之左側方,則實在左邊一點,我左避變虛以空之,右側則趨之以進擊;若對手襲擊我右側方一點,則重在右邊一點,而我用右避之法以化之,左側則趨之以進擊。此趨避之法全在虛中之用,務使對手勁力失其準繩,使對手捉摸不定,方為妙手!法非逃跑,乃應隨得當之謂也。是粘走之法應用於攻防招法實施中的效果,乃閃開正中定橫中讓中不讓乃為佳之具體方法的實施。
氣沉丹田有兩個作用,一時貫徹身法上虛下實不倒翁的自身攻防動變穩健靈敏之用;二是氣沉丹田得潤身,產生內勁。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內勁。強身健體,開智增慧,養性修真,攻防變化的神以知來,智以藏往,皆賴此內勁的功能作用。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闡釋】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如能達到上述的要求,較技時如:對手仰之引我向上運動,則我勁意在與彼接觸點中,將外形體柔化沾連之以走化,在接觸點下一線粘而隨之,即達到最高點時,我動勢勁意尚長而有餘,彼動勢勁意已短而不足,使其有高不可攀之感覺;如對手俯之引我向下運動,則我勁意在與彼接觸點中,將外形體柔化沾連之以走化,在接觸點上一線粘而隨之,即達到最深點位時,我動勢勁意尚長而有餘,彼動勢勁意已短而不足,使其有深不可測之感覺;如對手向我方向進而擊之,我勁意在接觸點中將自身外形體柔化沾連之以走化,在接觸點彼方側一線粘而隨之,使對手感覺愈進愈長,而有長不可及之感覺;如對手將我引向其自己方向運動,我之勁意在接觸點中,將外形體柔化沾連而隨之,在接觸點我方側一線粘而隨之,隨對手之勢而進擊,會使對手感到愈退愈有被迫促之感而不得力。上下進退的四個方向的運動,皆運用隨屈就伸的粘走方法,在運行中我求近舍遠,雖不主宰對手而對手無不被我主宰,我表面上處於被動,實質運行中被動的是對方。此乃傳統拳術的元進說之一。
王宗岳先生前後列舉了拳術攻防的左右、上下、前後共六個方向的運用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例證,說明如何用近而舍遠,如何在被動中求得實質性上的主動權;說明一點子粘走相生的隨屈就伸之方法,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太極藝境的清靜無為之拳法。傳統拳術中以弱勝強,以靜制動,以小力打大力,以慢勝快,無為而無不為,以不變應萬變之攻防功夫藝境的種種描述,在粘走方法的運使中皆可一目了然。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闡釋】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只有做到自身中正安舒,上下相隨,內勁外形合一,神形兼備,勁形無過不及,才能在攻防較技中坦然的做到粘走相生,化打合一。這需要內感通靈的知人功夫藝境,如此方能在各種攻防招法的實施中與對手隨屈就伸,粘連黏隨,對方的一點力都不能加於我,蠅蟲落下立足之力我都不給。攻守變化隨時都能做到這樣輕靈敏捷,對手自然不會知道我拳勢變化的真實意圖,而我卻能時時處處知道對手拳勢勁形的動變意圖,這樣內感通靈的順化之功夫藝境,已然技超群雄,所向無敵。究其所因,皆因為實施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清靜無為法式爾。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⑥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
【闡釋】
前面的文章皆從正面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之精髓、真諦。此段又從正反兩方面做一對比,來說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是清靜無為法式,即太極拳法
此段首先說明,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的攻防功夫技藝歷來旁門左道甚多。這是王宗岳先生所處年代習拳練武風氣的一種如實寫照。所謂的旁門左道,乃指武練法、橫練法、糊塗練法,因為這些練法皆屬於背道而馳的有為法式。
此說旁門,並不包含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因為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都有內煉丹田一口氣的修煉內勁的系列方法,都是以悟空、練空、用空為宗旨的內修文體成而有武事之外用。但是,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的修煉之人,或不得明師真傳,或不求懂勁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之神拳神明藝境,停留在初期的招法攻防的形拳招熟階段,不採用順隨為法的無為法式,稍有不慎,而求大力、快速、強壯,用武練、橫練法修煉武事之用,即可流入到旁門之有為法中,而不能修練得文體成,武用精的正果。即使是太極拳門中之人也不例外。所謂旁門,即指不按正法修煉而言。
察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之句,是在告訴習拳者,較技時能實施四兩撥千斤之技法者,顯然不是力量大的效果,是攻防技術、技巧、功夫的寫照,充分體現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弱勝強,近打遠,力小打力大,慢勝快的傳統拳術攻防功夫。拳諺雲:粘連黏隨許認真,上下相隨人難侵,任憑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斤。形象的概括了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建體、至用之理、法、術、功的精髓、真諦,可以見到前賢見解之精闢。
看白髮老人戰勝眾人攻擊時的神態,自在從容,心清氣靜,不慌不忙,挨著何處何處發,皆是隨屈就伸、順勢借力的清靜無為法式的實施,頃刻間能將眾人跌的跌、傾的傾、僕的僕、倒的倒。這樣的效果,一個老年人只憑招法用的快如何能夠做得到呢?

立如平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闡釋】
攻防較技時立身中正安舒,鬆靜自然,形虛氣運,氣沉丹田,虛胸實腹,自身猶如一架天平,乃尾閭中正神貫頂、百會虛領頂勁所至。形用半,勁用對五,手足上下相隨,水準四象動轉,一氣九節貫串,一神虛靈不昧,內外周身一家,運轉動變猶如車輪一般。以此與人粘連,偏沉於己,柔以走化之;偏沉於彼,剛以粘逼之。攻防皆在粘走之中運作,即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順隨為法。貫徹的是一陰一陽是為拳拳打一陰一陽的法則。如果犯了雙重,則滯而動轉變化不靈,是為病。每見有人修煉拳術攻防之道已有數年,已然幾年純熟功夫,但不能運使於攻防變化之中,與人試手較技不能制人,反而被人所制,此乃未能悟透雙重之病的緣故。解決體、用雙重的問題,這是習拳者急需解決的至關重要的課題之一。
傳統拳術中,形有虛實開合的上下相隨方法,得此,外形的攻防動變功夫純熟,可不犯雙浮、雙重之病;內勁以丹田氣海為中心外發、內收以為用,而氣道要陽發陰收,得此,內勁的動變收發氣道功夫純熟,可不犯雙重之病;內勁與外形體配合有逆從之法,勁勢明白,自可保證陰陽動變平衡,可不犯雙重之病;任何攻防招法變化的實施,除保證上述勁形的法則外,還要保證在中土不離位的基礎上運使乃自身內不犯雙重之病;與對手攻防較技時持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法則為法,便可不犯雙重之病。順隨為法,就能做到隨屈就伸,不丟不頂、不扁不抗,才能討到粘走相生之消息,這是聽探、順化相互為用的真功夫,即一陰一陽是為拳拳打一陰一陽之法則的正確運用,也是自身攻防機體和用之法則。知此,是謂明拳術者。

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闡釋】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要想從根本上避免雙重之病的發生,須知陰陽。此陰陽乃指一陰一陽是為拳的自身攻防功夫之機而說的;此陰陽又指拳打一陰一陽的攻防機體之而言的。由此可知,避免雙重之病,要從自身攻防機體、攻防機體之用兩方面找原因。
首先要知道自身攻防機體內最大的一對陰陽是指什麼而說的?一陰者,外形體也,外形體的上下相隨功夫要做的正確;一陽者,內勁體也,內勁有升降漲渺四象之用,勁道陽發陰收要運行的清楚;內勁、外形柔外剛中匹配如一的陰陽逆從、勁形反蓄要運行的正確。此伏機雙控的攻防機制乃產生自身彈簧效應的功夫,機傳統拳術中形開勁合,形升勁降;形合勁開,形降勁升的方法。自身能夠準確的做到,即自身的勁形陰陽相濟的功夫備矣!自己修煉,可以不犯雙重之病矣!謂之知己的功夫。
再知動手較技時的陰陽,動手較技的大法則是人剛我柔,人柔我剛的剛柔相濟,依此而用,是得較技攻防剛柔相濟的真功夫。具體的說,粘即是走,走即是粘,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才是以柔用剛之真功夫。走為陰形走化而成,粘為陽勁剛法之勢,但要由一點子分陰陽而施出。在搭手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接觸點上,亦都體現出內勁、外形剛柔合一而用,即陰柔之外形借助於內勁得以柔曲走化不離陽剛內勁剛直粘逼;陽剛之內勁借助于陰柔之外形得以剛直粘逼不離陰形柔曲走化。只有做到自身勁形合一,在與人較技時做到馭靜以動,動中亦靜,動靜互為其根;柔化剛法,以柔用剛,陰陽迭神其用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方為懂勁,方可得陰陽相濟的真攻防功夫藝境,才能從根本上避免雙重之病。攻防功夫藝境達到此個境界,可謂之神拳神明的大成藝境。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功夫,能達到粘走相生之懂勁的境界階段,此後就愈練愈精,粘走相生不差毫釐,再加默識揣摩,即行成於思,漸至達到從心所欲的藝境。

本是舍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闡釋】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修煉和運用的法則,本是舍己之欲,唯道是從即練己而明以為用;取從人之動靜的清靜無為法式而用之。就是曲化直發的以柔用剛之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舍曲化直發的以柔用剛之一點子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不求,而從與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不直接相關的力大、快速強壯硬橫兇猛等遠處的方法求之,或在攻防招法曲化直發的外形變化之智巧中求之,與拳法正道已經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了。
修煉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人,欲求拳術真諦,獲得真攻防功夫,於此細節處不可不分辨清楚,以免誤入歧途進入旁門左道,因此而作《太極拳論》,亦闡明傳統拳學修煉、建體、至用,及攻防功夫藝境昇華的階梯之精髓、真諦。
原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9974942/